據新華網近日報道,當地時間11月18日,在多國領導人于菲律賓馬尼拉出席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期間,美國總統奧巴馬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熱聊,其間奧巴馬多次大笑,氣氛十分融洽。
奧巴馬APEC對話馬云,連續問了幾個問題:“為什么你對氣候保護充滿熱情”“大公司和政府如何創造好的環境給年輕的創業者”……這幾個問題,我相信其實不僅是問馬云的,也是與中國企業家的一種集體交流——當企業發展起來以后,應該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在包括環境保護在內的公共性公益性事務上,本土企業的作用體現在哪些地方?在創業正成為時下中國最熱門的全民議題之際,作為典型的互聯網明星公司如BAT(百度、阿里、騰訊),這些先行者理應和新一代創業者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機會。
這也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度長期困擾本土企業的一個灰色名詞“原罪”——在一些公眾和輿論的認知中,一些本土企業某種程度上是靠坑蒙拐騙起家的,假冒偽劣是它們的通行證,抄襲山寨堪稱其共同特征,壓榨消費者和員工權益、損害環境以及對其他資源的無節制消耗,構成了其暴利源泉。
必須承認,一些本土企業曾經確實經歷過這樣的混沌時期,到目前為止,這方面依然存在不少挑戰。即使是一部分已經做大的企業,與公眾期望的社會責任的踐行之間,還有著不小的差距。就拿環境保護來說,霧霾,PM2.5,這些日漸顯現的污染表征,不僅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身體健康構成了威脅,也會波及本土企業自身。
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模式快要走到盡頭了。對內,號稱“史上最嚴”環保法帶來的監管力度不斷在強化,公眾對于環境保護的痛感已經積累到一個井噴點,任何被曝光的環境污染事故,都會讓肇事企業陷入經濟與社會形象受損的雙重困境中。對外,歐美等國家設立的環保準入門檻越來越高,我們的出口商品一旦不達標就會被驅逐出市場,環保這只“無形的手”正在發揮更多的強制性作用——不能適應環境價值被重新解讀的時代潮流,就只能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危險。
所以,“對氣候保護感興趣”所指向的環保自覺,應當成為所有企業必須奉行的原則。一個企業家如果一直像鴕鳥一樣躲避應盡的社會責任,所要承受的將不僅是違法成本、輿論抨擊,還會被逐漸升級的主流企業家群體所邊緣化。
而關于創業,最重要的是少走彎路。誠如馬云不久前在浙商大會上所說的“永遠不要行賄”一樣,合理地劃定政商關系邊界,減少各類不必要的管制和交易成本,也是創業者需要關心的。互聯網經濟所倡導的平等、開放和共享,同樣適用于中國市場經濟的法治化推進。
“大公司和政府如何創造好的環境給年輕的創業者”——地方保護主義、過高的稅費負擔,乃至于某些地方政府基于政績需要而強推的“孵化器”“創業園”等樣板工程,對于大公司與小微企業的差異化對待,都是嚴重阻礙創業環境改善的不利因素。打破這些壁壘,需要政府自我變革,更需要本土企業一起去推動,首先做到自己不去觸碰法律與市場倫理底線,同時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勇于對某些潛規則說“不”。
本文開頭奧巴馬問及馬云的那些問題,需要我們的企業共同回應,當然,答題的不僅限于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