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會不會有這么一天:某年天貓雙十一推送出現在QQ對話框右側,點擊冒出百度相關搜索結果頁面,轉而輸入“奶茶”出現京東名表專賣,而且在“您感興趣一欄”給出攜程婚假旅行推薦,再點進入去哪兒訂票系統用支付寶交錢后,自動把票存入你QQ綁定微信卡包,并附贈滴滴打車券注明此券UBER、神州通用,坐上車還有小米專用充電和UC瀏覽器免流量wifi賬號,到機場后用理財通支付車費再贈美團餐券……
不可能?等連BAT都合并了,有什么不可能。
攜程、去哪兒合并,百度系旅游又添新丁,回味此前那些一開始撕得不亦樂乎的“世仇”,如58同程和趕集、滴滴和快的、美團和大眾點評……我們早該清楚,同類的APP一開始下一個可能就夠了。
為什么早該清楚?原因其實有二:一是近期不斷“聯姻”的小巨頭們雙雙都屬于業務嚴重同質化,誰也很難取代誰,反過來看也算“門當戶對”;二是這一波企業絕大是靠著燒錢給用戶便宜可占而相互爭搶地盤,當用戶增長逐漸見到天花板、而資金投入效果即將告罄時,握手言和,以求1+1大于2——簡而言之就是:甭管之前撕得多狠,撕不動了,就該親親了。
當然,分分合合、纏纏綿綿圍觀者看起來不亦樂乎。但雙方一旦握手言和,下一個挨刀的可能就是你了,為什么這么說?
不久前滴滴的“動態加價”功能引來不少非議,在大雨天、高峰地區單方面增加乘客費用,后來經過百般的論證、計算和解釋,這一做法現在終于趨于平靜。但我們如果假設,滴滴和快的此時還尚未合并,任你高數考多少,這個功能還可能出現么?
從法律、官方角度上還未有定論,但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壟斷。
近年來互聯網各個市場的伯仲之席相繼合并,其背后BAT和各路資本的影子也逐漸明晰。這三家不再僅僅是三大流量入口,還成為互聯網各相關產業的三大資本運作方。從滴滴快的合并的案例可以看出,合并后企業的營銷成本大大降低,盈利往往會一路向好。相應的那些優惠政策即圈用戶的手段也會逐一削弱甚至消失,反而新的“盈利模式”會不斷瞄準用戶的錢包。
隨著勢力范圍的逐漸清晰,各紅海市場或會因資本整合而進入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互聯網好比一個正在快速進化的新文明:亂世分五霸,后出七雄,等到未來一日連BAT三家都出現合并了,每一個有手機的人就都成了網絡秦長城下的關內人口,“上稅”的通知還會晚么。
當然,此類壟斷是屬于市場經濟自我運行的自然壟斷,與某些行政壟斷不同,他們今日所得來的市場地位是在搏殺和為消費者帶來新服務體驗的基礎上得來的,野蠻、艱辛,但相對公平。
如今的中國互聯網在經歷快速發展之后,理應進入一個新的網絡文明層次,市場行為的潮起潮落、兼并整合,也理應順應其成。但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要加大對創新創業的鼓勵和扶持力度,面對壟斷,通過包容創新創業來平抑的方式可能才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