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創業公司小米常常被拿來和蘋果公司做比較,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雷軍的穿著很像喬布斯,而且也很喜歡在發布會上宣布「One more thing」(「還有一件事」)。但是這家手機制造商的盈利模式卻與來自美國的另外一個科技巨頭亞馬遜很相似。
根據路透社在周一的報道,在監管文件中顯示,小米去年凈利潤為 3.475 億人民幣, 約合 5600 萬美元。這個數字是華爾街日報在 11 月報道的利潤的十分之一 (引用為「機密文件」)。
通過一些機構的評測,小米已成為世界第三大或第四大手機制造商,并一直維持著很高的收入。而其資產負債表也表明該公司的營收為 266 億人民幣,約合 43 億美元。這意味著小米的營業毛利只占收入的 1.8%,其利潤幾乎可以四舍五入,根據 Gartner 的數據顯示,小米在上個季度共銷售了 1600 萬臺設備。
小米的商業模式和亞馬遜的模式很相似:即是以犧牲利潤為代價進行發展和擴張。小米公司成立于 2010 年,作為一家薄利多銷的手機廠商,小米已經開始涉足并生產平板電腦、耳機、電視、可穿戴設備、路由器以及玩具等產品。上個星期小米發布一款新產品:空氣凈化器,標志著小米旗下的另一款產品進入智能家居領域。早前小米宣布將投入 10 億美金在互聯網視頻領域,甚至還投資美國的健康追蹤器制造商 Misfit。
小米比起上市公司來說,似乎在創造效益方面的壓力更小。因為它在世界最大的手機市場(指的是中國)的發展勢頭是如此迅猛,似乎融資都不成問題。今秋早些時候,有報道稱小米的估值介于 400 億到 500 億美元之間。小米總裁林彬告訴紐約時報的記者,小米打算把市場擴展到除中國印度以外的印尼、巴西及俄羅斯等國家。
但有一個風險就是這樣的薄利在進入新市場的時候會并非會成為其優勢。而就在前不久愛立信與小米的專利之爭導致小米手機在印度被禁售。(目前只有搭載高通芯片的手機才能在印度銷售。)
對于像三星這樣的公司,曾經在中國也遭遇過類似的問題。小米的微薄利潤將移動領域的挑戰推向另外一個高度:如果三星想在價格上和小米以及其他手機廠商競爭,那么三星必須做到不會因為營運毛利下降到 18.7% 而感到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