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為止,2014年的天貓主導的雙十一購物節的成功已經板上釘釘,人們只是在討論最終的數據會停留在怎樣一個令人驚訝的點上,這次的成功大促一方面給阿里巴巴的上市市值會帶來實質性的利好,另一方面也讓正在進行的APEC會議增添了中國經濟的動力與吸引力。
不過,成功的表象下仍然不能掩蓋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而且,隨著雙十一的更成功而表現的更加突出:
1、支付的障礙仍然在,銀行的電子支付系統未能經受考驗
很多在零點參與搶購的買家都體會到了不能支付的煩惱,之所以會出現支付障礙,一個原因可能是瞬時的高峰太大,也超出了阿里巴巴最引以為豪的系統能力,第二個主要原因是來自銀行。
在11月11日零時之后的最初幾分鐘,如果用支付寶或余額寶進行支付,還是比較順利,但如果是用快捷支付的銀行卡來付款,就會頻繁出現等待和無法支付,直到20多分鐘以后才得以緩解。
中國的銀行這些年都在加速網絡化,但與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相比,還是顯得太多落后,無法適應用戶需求。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阿里巴巴想要進一步提高雙十一的銷售額將遭遇天花板。同時,銀行的支付能力也關系國家整體的金融安全,足以引起高度重視。
2、刷單現象讓數據真實性蒙羞,虛假標價讓客戶受傷
雖然阿里巴巴動用了各種手段來打擊虛假交易和商家的惡意炒作,但中國社會的根本商業問題不可能在網購中不存在,因此,網絡上甚至出現了公開叫囂的收錢刷單,還確實有商家將原來的價格提高后進行打折,即便沒有低于原來的優惠幅度,也讓很多滿懷希望的購物者失望很多。
商業信譽始終是中國商業發展的痼疾,即便支付寶的出現解決了交易雙方的信任度,可并沒有從根本上改善中國的商業環境,未來,必須結合銷售數據和其他信息構建足以影響整個社會的誠信系統。在這方面,僅僅靠阿里巴巴是做不到的,需要BAT的全面參與,也需要央行等機構的支持。
3、商業發展不平衡加劇,實體商業進步任重道遠
阿里雙十一現象絕對是世界電商的大事,更是中國商業發展的關鍵一步,而與網上銷售火爆所不同的是,線下的商家也已經高度關注這一網購,在雙11之前就采取了大量的促銷,可是,因為促銷活動的設計及實體店的經營特點,并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也沒有去電商們構成威脅。這種線上線下分裂的走勢,對中國經濟的總體不利。
即便是電商,各家的境遇也不一樣。天貓火爆,其他電商中的京東也估計收獲不錯,而其他電商們的收獲就難說樂觀了,由此,雙十一的活動進一步拉大了不同電商之間的差距,而一超一強的格局越來越固化。這種產業格局也許是自然形成的,但從電商行業的整體來看,仍然不是最健康的生態。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京東在此前對阿里巴巴雙十一商標一事如此激動,“被落下”是每家電商的焦慮。
面對雙十一,我們需要有清醒的認識,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沒必要嘲笑沒參與的人,每個沒參與的人也沒必要嘲笑參與的人,不管你說好或者不好,雙十一都在哪里。只是,我們需要不斷總結,不斷改進,讓雙十一真的成為以后網購平穩健康發展的一個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