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商發力互聯網的動作上,最近中國移動最為搶鏡,接連放出了兩個互聯化的大招:一個是國慶長假后第一天媒體報道的近期將正式啟動互聯網公司籌備小組的消息,籌備小組組長由國際公司董事長兼香港公司香港移動公司董事長林振輝出任;另一個是10月13日報道的中國移動新媒體公司籌備的消息,籌備小組組長由移動數據部總經理劉昕出任。根據相關行業分析,移動的新媒體公司是以獨立的內容運營為主,而互聯網公司以門戶和能力開放平臺為主,也包括部分內容。那么問題來了:從年初開始就幾次亮相的融合通信要去哪兒?還有,中國移動的互聯網布局是否就此完全清晰明確了呢?
一、新媒體公司和互聯網公司
根據報道,中移動將成立新媒體集團公司及音樂、視頻、閱讀、游戲、動漫5間子公司,進一步以市場化規律運作,并可能引入混合經濟所有制。公司名稱為咪咕文化科技集團公司”,力爭明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2015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計劃三年注資104億元。新媒體集團公司定位為數字內容領域產品提供、運營、服務一體化的專業子公司,是中移動旗下音樂、視頻、閱讀、游戲、動漫數字內容業務板塊的唯一運營實體。而中移動互聯網公司將以現有的互聯網基地為基礎,互聯網基地又以中移動Mobile Market為核心,是3G時代推出的移動應用商場(業界簡稱“MM商城“)。MM商城一直在整合分散在各地的優勢資源,把各項業務統一融合。比如飛信、郵箱、微博之間的融合,以及MM平臺與音樂、游戲、視頻、書籍等數字內容的融合。
從兩者的定位來看,分工關系很明確,是以互補關系為主,在實踐上可能在部分內容上會存在沖突。但是從未來的結果來看,中國移動的互聯網業務突破是以內容運營為方向還是以具體的互聯網應用產品為方向?個人認為,其實從過往實踐和未來的政策導向上來看,應該是以內容運營為主,即新媒體公司成功的概率要大于互聯網公司。過去的互聯網業務實踐,飛信、郵箱和微博等是不成功的,而視頻、音樂、閱讀、游戲和動漫則是相比比較好的。而從政策層面看,國家提出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集團,如果新媒體集團在未來的混合所有制過程中還能夠拉到一批有實力的股東,則是更前途的。另外就是中國移動是香港鳳凰網的股東,這些資源也還可以進一步整合。
因此,新媒體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看上去都是在收拾中國移動過去在互聯網業務上的各種舊攤子,但是新媒體公司的攤位顯然比互聯網公司的攤位要好。從這層面來看,兩個公司的成立,不像是對稱關系的布局。倒是一個以互聯網化的名義重新進行業務資源調整分配的結果。
二、融合通信業務會怎么了?
今年年初中國移動發布了《下一代融合通信技術白皮書》,對外披露了對抗微信的戰略產品這個大招。同年6月份在亞洲移動通信展上,中國移動CEO再次透露了融合通信的進展,發布了第二版白皮書。接受采訪時表示正在積極推動實驗室測試和外場測試,年底要商用。在中國移動已經明確了新媒體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情況下,融合通信會怎么辦?
首先,從互聯網公司的定位來看,融合通信會不會成為互聯網公司的龍頭產品,以此對飛信、郵箱、微博等進行融合?從此前披露的信息來看,不大可能。一方面已經明確融合通信不是飛信,不是拿飛信來改一改,而是完全瞄準微信的對抗性產品。另一方面,融合通信一開始就跟移動原有MM的一些應用整合起來,將會拖累融合通信。因此融合通信估計不是互聯網公司的“菜”。
其次,從中國移動對互聯網業務的新布局落之來看,不會只有新媒體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兩個,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上,僅靠互聯網公司的力量是不夠的,光是整合原有的互聯網應用就不易,更不用說要發揮創新新產品突圍的作用。
第三,按照中國移動的說法,如果融合通信對抗微信的戰略性產品的這個定位沒有改變,產品商用計劃沒有改變,那么,比較好的做法是組建第三個互聯網公司,在來往、易信之后,加入并引發新一輪移動IM之戰。當然,這個領域目前來往已經熄火了,易信還在堅持,年內是否出現融合通信?業界還在等待。
但凡是運營商搞互聯網,業界多是質疑和不看好的。中國移動對于互聯網的計劃,最近一陣子突然雷聲很大,但業界的看法依然如故。而早于新媒體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就對外披露的融合通信,問題是:年底是否能夠如期而至?
詞條:融合通信
將手機中原有的“通話”、“消息”、“聯系人”,升級為新通話、新消息、新聯系。用戶不需要單獨安裝其他應用,就可以直接像whatsApp、iMessage、微信等一樣發送文字、圖片、位置等通信功能。在沒有數據網絡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短信發送。“新聯系”除原有的聯系人外,還增加了“我”、群、公眾賬號功能。“群”能提供包括群聊天、消息群發、群內內容共享等多種通信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搜索、二維碼掃描、推薦等方式關注公眾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