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中移動近期正式啟動了互聯網公司籌備小組,籌備組組長由中國移動國際公司董事長兼中國移動香港公司董事長林振輝兼任。
此前,中國移動已經成立了國際公司、終端公司、財務公司和政企公司,只有互聯網公司雖然中移動總裁李躍在2012年年底就曾表示將成立,直到今天也沒有下文。如今,互聯網公司的靴子也要落地,看來運營商的轉型是要動真格的了。
形勢逼人,不轉型就是等死
中國的通信市場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鐵塔公司的成立好像是對運營商的釜底抽薪,而虛擬運營商牌照的持續發放,也將整個市場的競爭推進到了新的戰國時代。
雖然這些因素到現在仍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沖擊力,可未來的潛在沖突卻不可避免,運營商們將陷入更為艱苦的市場競爭中,而互聯網公司對運營商傳統業務的沖擊更是讓其如坐針氈。
所以,運營商已經在業務發展上展現出新的思維,比如成立完全市場化運作的新媒體公司和互聯網公司,主動去適應新的游戲規則,這將是運營商未來的發展方向。
生死考驗,互聯網公司成功率會更高
面對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中國的三家運營商都開始主動擁抱互聯網,與此前被動的接受不同,運營商們已經變得正視現實,利用手中的資源開拓新的業務模式,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也尋求與互聯網公司密切的合作,不再追求在合作中的主導地位,而是實現多方的共贏。
運營商們已經認清了當前的發展危機,在進行自我革命和轉型方面表現的更為堅決,甚至當成了關系公司生死存亡的關鍵環節,因此,這種形態下的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業務的探索中將會取得比以前更好的效果,甚至是出人意料的成功。
運營商們此前將所謂的業務轉型看成可有可無,動作遲緩重視不夠,所以處處受制于人,而破釜沉舟的運營商們顯然具備了更好的成功基礎。
體制之筐,中國移動成也體制敗也體制
中國移動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探索轉型之路,這是應該得到鼓勵和支持的,但社會上卻多是冷嘲熱諷與唱衰。
反正,如果中國移動做什么業務成功了,大家一定會說是壟斷體制的碩果;反之,如果中國移動做什么業務失敗了,大家也會說這是壟斷體制惹的禍。
體制是框,什么都可以向里裝。但很多人卻說不出來,體制到底在哪里出了問題?因此,說體制的問題,幾乎等于沒有說。運營商需要研究,到底因為體制的問題,導致了什么樣的弊端,到底應該改變體制的哪些部分。
應該肯定的說,現在階段通信行業最大的阻力來自體制僵化,但這個僵化的責任卻并非運營商內部,而是來自外部瞎指揮和亂插手,該放權的抓住不放,該監管的放手旁觀,直接導致運營商無法適應新的競爭環境,成為被互聯網公司嘲笑的對象。
如果有些體制是不能或不可以改變的,那就要適應體制,在既定的體制下探索成功的路徑。至于說成功的艱難,對于互聯網公司也一樣,沒有一家公司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游戲規則,不適應就只能溺水
中國移動的很多互聯網業務創新走過的路都很艱難,成功的很少。之所以如此,原因自然很多,但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個原因是多個業務都是淺嘗輒止,無法做到堅持,這是因為中國移動無法獨立自主的在長期戰略的基礎上做出短期的犧牲,上級主管部門的贏利要求與KPI把其束縛住了手腳。
二是中國移動長期業績增長迅猛,公司上上下下并沒有緊迫感和使命感,對業務的發展不會全身心的投入。成了是錦上添花,敗了也無足輕重,這樣的互聯網業務發展不會有成功的機會。
當然,其他的原因也不可忽視。中國移動再有錢,那也是國有企業,上面的婆婆媽媽甚多,并不能像其他互聯網兄弟們一樣大手大腳的燒錢,也不能像互聯網先烈那樣炒作出格甚至鋌而走險。
此外,運營商因為業務變化太快,人員能力與業務需求出現結構性偏差,組織結構也難以適應網絡條件下的競爭響應需要,這些因素同樣困擾著運營商的未來發展。
總之,中國移動要想在互聯網業務上有一番作為,就需要按照互聯網的游戲規則來行事,用種瓜的方法去種黃豆,也絕不可能在黃豆地里結出西瓜。
中國移動的互聯網公司:這樣做,我看行!
中國移動的互聯網業務正在走向集中化,這也是為了適應互聯網發展的需要。中國移動成立新媒體公司,是在前期業務基地的基礎上對內容資源進行的再一次的整合,是適應互聯網業務統一大平臺的需要,具備成功的基本要素。而即將成立的互聯網公司,應該是對平臺和入口的一次大整合,與新媒體公司形成互相支撐、互相配合的局面。
中國移動可以借鑒和效仿互聯網公司的做法,自己只做投資人和業務支撐,至于公司運營,可以完全按照市場化的方式進行,甚至中國移動都可以充當天使投資人,最大程度的吸收資本市場的力量,給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創業者的身份,探索國有資本控制下的市場化互聯網公司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