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科技發展,特別是現代通信、電子計算機等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監測手段不斷增加,監測范圍不斷增大,大大推進了水情信息監測現代化的發展。在實際救援中,監控與通訊相結合,給整個工作帶來極大便利。城市設施管理局的監控指揮中心是在防汛防澇的過程中最關鍵的神經中樞。通過大屏幕對城區的各個監測點進行實時監測,通過畫面可以看出,易出現積水的重點監控路段路上沒有積水。同時同時監控交通道路的情況,是否因為積水發生交通擁堵現象。
據了解,目前的市政設施視頻監控系統可以同時實現與防汛辦、氣象局的實時視頻、對接,從而快速及時地對市政防汛隊伍進行調度指揮。而新的通訊方式的運用,更將城市每一處積水情況迅速通知到相應負責的每一個人。
而新的通訊方式的運用,更將城市每一處積水情況迅速通知到相應負責的每一個人。根據未來的天氣預警的情況,請各防汛單位根據防汛預案,并發送到每一位設施管理工作人員的手機上。針對每次突發降雨過程,除做好24小時監控外,還首推短信群發系統,發現問題快速反應,避免在時間上延誤時機,及時將天氣情況,防汛指令向一線的防汛人員進行發布,有效提高防汛反應速度。防汛工作人員不能每個人隨時守在防汛檢測系統控制室內,氣象信息短信起到了一個"順風耳"的作用,通過這種段短信的方式,可以讓該區相關工作人員,隨時、隨地了解汛情,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通過整個集智能監督、遠程可視為一體的現代化防汛監檢測系統,保證將對范圍內的雨情、水情進行實時監控,還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其他附近地區的汛情。當發生險情時,指揮部還能通過遠程可視系統召開緊急防汛會議,統一調度指揮全市的防汛搶險工作。
北京石景山率先實現物聯網實時監控雨情,該區已經在重點積水點和危險路段安裝了9個監控探頭、12個電子水尺和10個雨量筒,遍布全區的9個街道和重點位置。這些傳感器就像是政府的眼睛、耳朵和鼻子,它們在現場"盯守"著實時的雨情,并隨時上報情況。一旦發生降雨預警,工作人員在辦公室里就能實時觀測到橋下的情況,針對問題立刻部署應急措施。傳感器是物聯網重要采集設備,可以應用到城市管理的各個方面。比如智能交通,城市橋梁監測等。
今年5月,重慶沙坪壩區對暴雨積水系統進行智能升級。工作人員可通過視頻圖像,實時監測沙坪壩區易積水路段是否積水。為城管部門準確把握城區內澇,及時調度指揮,以及交管部門獲取信息幫助公眾避險,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前端通過加裝置入式水位檢測終端,并增加了高清網絡球形監控設備,對前端產生的水位數據和視頻數據,可與現有沙坪壩區數字城管平臺無縫對接。當積水達到一定高度后,系統將自動發出警報,指揮大廳收到警報后,通過高清監控設備查看情況,并及時處理解決。
據了解,重慶沙坪壩區這套暴雨積水智能監控系統共覆蓋19個易積水點位,建成以來收到積水報警信息755次。沙坪壩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升級后的暴雨積水智能可視監控系統依靠水位遙測、遠程視頻傳輸等新技術,進一步落實了“大城智管”工作要求,實現了城市內澇的智能化管理,將安全應急管理帶入了全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