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便有消息稱,江蘇省將在今年的高考中采用人臉識別的方式進行身份驗證。據悉,該模式刷臉流程過程只需兩秒,在快速驗證考生身份的同時也有效地防止了替考現象的發生。生物識別技術運用于高考安檢中,將極大的保障高考的考試公平。
高考下的安防
早在2016年3月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便明確指出了要結合各地實際,采用二代身份證現場報名確認、現場采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征、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伴隨著“AI+安防”的發展,全國各地一些省市的高考也從2015年開始便試點指靜脈識別技術作為考生身份認證的重要手段。
除了人臉識別之外,在每一年的高考季,考場還包括了金屬探測儀、360°無死角監控及各種信息屏蔽設備,諸多安防黑科技紛紛登場。而為了更好地做好高考保障工作。各地相關部門對校內外安防安保建設都進行了升級,讓安防為高考“保駕護航”。
深圳:今年深圳將首次在高考考場中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據深圳招考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48個高考考點均實現了考試全程信息化輔助管理,統一搭建了考務統一指令播放系統、考生指紋驗證系統、作弊信號防控系統等“五大系統”。
青島:從去年高考開始,除了常規的生物識別驗證設備外,智能視頻監考系統也出現在了青島的考場中??紕罩笓]中心和考場視頻監考員發現疑似作弊考生時,可通過系統定位到考生所在的考場等相關信息,并可自動記錄前后三分鐘視頻,作為查出證據保留。
武漢:2018年武漢市高考的53個考點中,每個考場除了金屬探測器等儀器外,考場的情況還將全程錄音錄像,遠程電子監控。且監考員在領取和回收試卷時,均走有視頻監控的專用通道。在對考生進行安檢時,也全程處于視頻監控下。
安防身影貫徹始終
聊過了安防在高考進行時的“保駕護航”,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在考前及靠后階段,安防黑科技們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相信在以往我們關注高考的時候,考前泄題、評卷老師如何用五分鐘看完一篇作文的信息不絕于耳。在我們所看不到的地方,往往也會滋生出不少謠言傳播,安防又是如何保障高考的透明性和公平性的?
可以說,從考前到考中再到考后,視頻監控可謂是隨處可見。試卷從印刷廠到考場,全程進行了GPS定位和移動視頻監控。在保密室中,身份識別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環環相扣。
而在考后環節,考生答卷的押運和保管全程皆有安防監控追蹤。閱卷老師的工作區和生活區被電子圍欄、道閘、門禁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相環繞,堪稱一絲不茍。除此之外,評卷系統還有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閱卷質量與數據第三方監理,切實保證評卷質量。
安防成智慧校園建設新需求
遠程視頻監控、門禁系統管理、防盜報警,這些高考中常見的校園安防設備已在日常的校園生活管理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在校園智慧化建設的熱潮中,安防設備建設成為了其中的新需求,安防企業的產品與技術將為教育領域帶來新一輪的創新安全應用。安防黑科技與教育高考相融合,將帶來一個更為公平安全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