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商業形態受到的沖擊。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產業層面的跨界:一些看似毫無關聯的產業能迅速改變一個傳統的行業。近兩年安防行業的跨界也變得風生水起。今天小編就來聊聊“跨界”——
何謂“跨界”
秉行不懂便問度娘的美好習慣,小編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跨界”的解釋,度娘是這么說的:“‘跨界’代表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與審美方式的融合。跨界合作對于品牌的最大益處,是讓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從而給品牌一種立體感和縱深感。可以建立“跨界”關系的不同品牌,一定是互補性而非競爭性品牌。這里所說的互補,并非功能上的互補,而是用戶體驗上的互補。”
度娘說的很清楚,不再贅述。簡單總結其顯著特征,一個是“不相關”,一個是“互補”。看似不相關,所以需要“跨”,不同“界”的不同思維經過合理調劑后,,卻能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互補效應。這種跨界可能是產品端,可能是技術端,可能是渠道端,也可能是營銷方式。比方說奔馳可以和李寧一起合作,李寧專門出一雙鞋讓你在開奔馳的時候腳更舒服,這就是一種跨界。
簡而言之,所謂的跨界關鍵就在于“界”,就是說跨過了我們傳統意義上定義的那些明顯的界限。我們原本將行業劃分成傳統家電行業、互聯網行業、通信行業、安防行業等等,每一個“界”有每一個“界”|的行事規則與方法。但久而久之,有的企業可能覺得,我互聯網行業的行事方式與思維方式可能使得我在安防行業大有作為,于是他們就通過各種方式由原本毫不相關的其他行業進入了安防行業,于是就產生了“跨界”,當然,前提是他們得看好安防行業。一個不恰當的比喻,這種新的思維就像外來物種入侵,可能給行業帶來的影響是天翻地覆。
安防行業的跨界咋跨?
跨界的手法由來已久,但安防行業的跨界是在近兩年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尤其是2014年,騰訊、阿里、百度、京東、360、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宣布與安防企業合作推出相關產品或服務,有的是攝像機硬件定制,有的是云服務對接,一時間掀起了安防跨界融合的大討論,安防領域跨界融合的呼聲開始興起。
直至今年3月初,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而這一計劃的提出,為安防界也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安防產業的科技性與創新性在互聯網+的平臺上將會拓展和延伸安防界的原有經營模式。這份報告為安防行業跨界提供了導向。至此,安防行業的跨界更是發不可收拾了。前文提到企業會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跨界,那么一般來說這各種方式一般都有哪些方式呢?
并購跨界
2014年4月,谷歌以現金32億美元收購以智能溫控裝置而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的Nest,于是乎,智能家居市場沸騰了。2014年5月,谷歌收購從事“通過移動設備在線監控住所安全”的Dropcam公司。除了恒溫器、煙霧探測器之外,家庭視頻監控系統的納入,谷歌進一步扮演“智能家居神經中樞”的角色。
谷歌的這兩次收購這就是典型的通過并購進行跨界,這是一種“跨”中求穩的跨界方式。對于大企業來說,他希望掌握絕對的主動權,但同時又不想冒險貿然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就會選擇這樣的方式。
生跨
第二種跨界的方式是生跨。就是企業在覺得自己足夠了解某一行業,如安防行業,且有自信自己能獨自在安防行業有所作為時便會選擇自行研發此種跨界方式。這是一種企業對自身的行業適應能力有足夠自信的強勢進入。例如國內互聯網巨頭——百度便是如此。
2013年9月,百度推出了硬件三件套:小度WiFi、路由和TV,期望借助這三件套牢牢控制住家庭互聯網的數據入口。2013年12月,百度又聯合中視里程基于百度云技術將推出一款WiFi高清云攝像頭——小度i耳目,主打家庭安全防護市場,用戶可以隨時對家中孩子、老人和寵物進行實時音視頻監控服務。
合作跨界
這是最保守的一種跨界方式,與行業內企業合作是企業覺得最為保險的一種跨界方式,但事實上可能也是風險最大的一種跨界方式。為何說可能也是風險最大的呢?因為在這種合作中較難有一方形成壓倒性的主導權,這將導致在合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較大的內部消耗。
這種與行業內企業合作的案例相對來說更為豐富。2014年9月,阿里云計算與海康威視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就云計算、物聯網云智能等方面展開深度融合,將共同推動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在家庭監控、個人安全生活以及平安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應用。
2014年10月,阿里云計算聯手大華股份旗下智能家居新品牌“樂橙”,打造智能家居互聯網解決方案。“樂橙”的多款產品將基于阿里云計算運行,其中“家庭樂盒”可以讓電視機變成高清視頻聊天的屏幕,實現手機和電視之間的視頻通話。
跨界帶來的行業影響
一件事情的影響,必定是如同硬幣的兩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那么這些大企業紛紛跨界會給安防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我們先來看正面影響。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其他行業的跨界帶給安防行業最顯著的影響便是新的行業思維。舉例來看,安防行業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行業,現在被提得火熱的互聯網企業的互聯網思維便是安防行業整體缺乏的一種思維。那么諸如阿里巴巴、小米、360等互聯網企業的跨界必然給安防行業帶來這種新型的互聯網思維。
除了新思維的強勢注入,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便是行業格局的更新。我們知道能有實力跨界打劫的企業,必然是在本行業有一定作為的企業,也就是說本身發展不錯,體量巨大的企業。那么這種企業必然有著自己一套嚴密的大企業運作思維與模式,這正是安防行業眾多企業集中于政企合作、或者是小作坊式運營的粗放式管理的行業急需的。這種跨界能為安防行業帶來真正的企業精細化管理,在行業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之際,這種企業精細化管理方式,助力安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促進行業化細分。其它行業的跨界必然要找到一個行業的切入口,比如說阿里巴巴與大華合作打造智能家居新品牌“樂橙”,樂橙便是集中于家庭監控的品牌。各個企業的跨界將會衍生出各種垂直行業的應用產品,例如家用網絡攝像機、高清車載行車記錄儀、可穿戴監控眼鏡等。這與原來安防行業粗放式的領域劃分完全不同,這樣的垂直行業應用的發展,將使得安防行業走向更加專業化行業發展方向。這將會給時時念叨行業嚴冬的安防人一條出路。我們都知道小微企業是無法在運營規模上與大企業進行競爭的,海康、大華等行業巨頭體量日漸增大,安防市場集中度日益提高,這也是目前安防行業小企業生存艱難的主要的原因。但是當這種垂直細分行業思維逐漸形成的時候,就有可能是安防小微企業的春天。不管是什么樣的巨無霸,他不可能進入到每個細分行業。當然,前提是小微企業能熬到那一天,因為黎明前最黑暗,其它行業的跨界,最先給安防行業帶來的沖擊也是不容小覷的。
我們再來看負面影響。一個最現實,且最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現在安防行業為何生存艱難?對安防微小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海康和大華等體量日漸增大,胃口也逐漸增大,小微企業由于自身的管理、資金、資源等的限制,拼技術拼不過人家,拼價格也拼不過人家,于是逐步進入了這種尷尬的境地。
你連海康、大華都拼不過,憑什么去和BAT、華為、海爾、英特爾等等國際巨頭拼呢?他們體量更大、胃口更大。所以這就是安防跨界最大的負面影響,將給安防行業帶來一場黎明前的黑暗,而且這并不僅僅限于小微企業,也包括海康、大華等原本的安防巨頭。
不得不提的還有另一個影響,前文提到其它行業的跨界將會給安防行業帶來新的思維,那么這種新思維的進入帶來的都是好的影響嗎?我們還是拿互聯網思維來做舉例。我們知道互聯網思維必然給安防行業帶來生機,但是我們接觸過互聯網思維,我們便會發現互聯網思維中包括著粉絲經濟、流量為王、虛假數據等等糟粕。僅僅說一條,流量為王的思維給穩扎穩打做技術、賣產品的安防行業帶來的真的是正面影響嗎?這樣的思維進入是會讓安防行業發展更良好呢?還是更浮躁?各位看官也許各有定論。
總結
互聯網時代注定是一個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時代,信息孤島將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大阻礙,融合的力量將會無比強大。過去幾年,中小安防企業競爭力下滑、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處于生產制造端求生的廠商,更是如履薄冰。隨著安防行業的跨界出現,既往相對封閉的市場格局將被改變。跨界融合將打破了現有安防產業的界限定義,甚至撼動現有市場格局和商業模式。
但是誰又能說一件事情的發展必然回事美好的呢?這種跨界也必將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應勢利導,揚長避短,這也是需要各類安防企業應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