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車聯網的概念大約始于2009年,但即使到了2015年,在汽車領域、互聯網領域等領域,對車聯網的定義還是有些含混不清。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是否算在車聯網范疇當中?車聯網是否從屬于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各方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讀。
這個領域的概念始于Telematics,意為遠程信息技術,原屬于汽車電子的一部分。隨著IT技術的發展,車聯網概念逐漸進入我們的視野,但這個概念有點過于寬泛,包含了汽車聯網相關所有領域,既包含最初的Telematics,又包括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新興技術和趨勢。
相對于領域龐雜的廣義車聯網,劃定一個狹義車聯網或許會有幫助。這個狹義的車聯網就是Telematics,現在所指就是“車載智能技術/服務”。
源自汽車電子的Telematics已經成為獨立領域,而今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與Telematics高度相關的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也已然獨立。
這三項領域的技術和市場,雖有聯系,但各自技術、功能都不相同,同在一個車聯網的范疇里,反而使問題更加混雜。因此,建議將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作為獨立領域進行討論。
從汽車電子到消費電子的重心改變
狹義車聯網的服務對象劃分為兩大類,為汽車自身服務的車聯網和為用戶服務的車聯網。為汽車自身服務的車聯網包括:行駛數據、車況數據等等;為用戶服務的車聯網包括:導航、娛樂等等。
基于汽車安全,為汽車自身服務的車聯網,依然應該由整車廠全權負責。而為用戶服務的車聯網,則應該以開放合作的方式,以系統級或以產品級的方式,與車聯網相關企業合作。
這里涉及一個重心的改變,即整車廠原本以汽車電子的視角看待車聯網,其關注的重心是在為汽車自身服務的車聯網。而時代發展到今天,應該將重心調整到為用戶服務的車聯網。
對車聯網價值的認知,應該從汽車電子產品改換到消費電子產品。這就像到了智能手機時代,電話功能依然是手機的重要功能,但是消費者真正在意的是“智能”聯網服務。
車聯網不是互聯網的一部分
這里要辨析的一個問題,就是車聯網是不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一部分?已狹義的車聯網概念Telematics(車載智能技術/服務)為例,從技術角度看,它與互聯網都發端于20世紀70年代,它們之間有許多關聯,但卻不是從屬關系。就如同個人計算機(PC)與互聯網(Internet)的關系一樣,車聯網可以是互聯網的一個節點,但是車聯網有獨立的作用和使命。
這樣的誤解會導致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視角審視車聯網(Telematics)時,有點局限和簡單化。
汽車實際已經聯上網了
從汽車行業的角度看,許多車還沒有連上網。但如果從消費者的角度,汽車事實上已經連上網了:用戶帶著智能手機一上車,就處于連網狀態。汽車只是出行代步工具,智能手機能完成連網功能,沒必要疊加一個還不如智能手機的聯網工具(車機)。
汽車用戶對聯網的需求,在智能手機之前就存在,導航儀能夠大賣就是證明。有了智能手機后,導航儀成為雞肋。現在的車聯網產品除非能提供智能手機無法達成的功能,比如新型的視頻行車記錄儀,用戶很難買賬。
互聯網入口思路的誤導
互聯網業者延續了PC發展的思維慣性,移動互聯入口之爭激烈,先是操作系統后是移動瀏覽器的競爭。但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消費者選擇之后形成的行為習慣,是分散在手機中的不同的移動應用,尤其是那些殺手級應用。
一些車聯網產品延續了移動互聯網入口之爭的思路,卻把車聯網引導到一個錯誤的方向。無論是整車廠還是后市場的車聯網產品,當把那些當流行的手機應用一起堆疊進車機之后,消費者并不買賬。因為這些應用在手機上已經實現了,用戶需要的是滿足自己生活實際所需的服務,而不是一堆在手機上已有功能。
許多手機上的殺手級應用,轉換到汽車這個場景,似乎突然喪失了魅力。因為這些大多是以信息和娛樂為主的應用,在汽車上使用是危險的。
將智能手機以某種技術方式連接到車機上的方式,雖然以簡化方式盡力保證了駕駛安全,但同時沒能改變智能手機是核心的事實,車聯網產品依然是配角。
請先整合服務鏈
如果在服務模式上無法超越智能手機,消費者是不會埋單的。互聯網時代的用戶意識中,信息應該是免費的,只有定制的、個性的服務才能收費,最好還是套裝服務。
現在大多數移動應用只是提供信息,是針對問題進行解讀、分析,給出可選方案。而在汽車這個場景中,用戶要的不是多個可選方案,而是直接給出最優建議,并實施完成所需服務。
許多車機(整車廠原裝和后裝的)堆疊了一群移動應用,卻無法完成一個正常的服務全程。設想一下車內場景的正常服務需求,例如當用戶餓了,對車機說句“我餓了,給我找個餐廳”。車聯網的服務就應該智能找出餐館,播報推薦給用戶,一旦用戶語音或是按鍵確認后,就導航指引最佳行車路線,確定有空位的停車場、訂好餐廳的座位甚至優惠券。
車聯網的產品和服務,應該整合全程服務鏈,才能超越智能手機里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