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銀川大數據中心展廳
銀川大數據中心
今年10月,寧夏自治區首府銀川被國際數據公司評為“中國領軍智慧城市”,其入選理由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PPP商業創新模式”,也就是政府購買服務、社會資本投入、專業公司運營。這個讓銀川“智慧起來”的公司正是走在國內“智慧城市”建設前端的中興通訊,而“智慧城市”也成了具有強大商業潛力的“黃金產業”。
從“城市變奏曲”中悟出的“智慧”
今年35歲的廖先生出生在沈陽,在北京讀大學,工作后安家上海。他告訴《青年參考》記者,雖然一直生活在大城市,但他當了好多年“稀里糊涂的城里人”。2009年上海世博會之前,城市對他而言只是區別于“農村”的一個戶口類別。世博會讓他記住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也讓他對城市的服務功能有了更多期待。
“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翹楚中興通訊公司,在很早的時候,就將“城市”作為發展業務的關鍵詞。
從最初以幫助城市實現信息化為核心的“數字城市”,到移動互聯時代的“無線城市”,中興對城市功能的探索涉及多個領域。2011年,中興公司正式開始了與居民體驗相關的嘗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平安城市”。
在法國第二大城市馬賽,安裝在大街小巷的1600個攝像頭“保護著人們的生命安全”,這是馬賽市長在2013年送給中興通訊公司的贊美。“平安馬賽”正是中興“城市變奏曲”中一個廣受好評的樂章。
平安的主題不僅覆蓋了法國城市馬賽,還有中國首都北京。中興通訊在北京建設了無線政務專網。這個獨立于運營商的無線網絡,覆蓋范圍不僅包括北京的四九城,還囊括了周邊區縣。“當緊急情況發生,人們都在打電話,就會造成網絡擁塞。而這個網絡與運營商的頻率是不同的,可以保證政府聯絡暢通。”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政企事業部總工程師孫鵬告訴《青年參考》記者,這個網絡越是在關鍵時刻,越能發揮作用。“比如過年放煙花的時候,哪里發生了火災,被無線攝像頭捕捉到,政府就可以迅速反應。”這個率先使用4G網絡的無線政務網有可靠的技術支持,孫鵬說,“當時運營商才剛剛開始試驗4G網絡呢。”
這些以城市為中心、涉及多個領域的嘗試,讓中興公司建設“智慧城市”的思路水到渠成。截至2015年10月,中興通訊在全球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參與了“智慧城市”的建設。孫鵬將這種在一個城市解決一個問題的模式稱為1.0版本的“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也要升級換代
“局部的最優不代表整體的最優,”孫鵬向《青年參考》記者說起了“智慧城市2.0”的初衷,“國內不少企業都在做‘智慧城市’相關的業務系統,不過多數專注于交通、旅游、醫療等垂直行業。通過政府統一招標采購模式,由政府人員負責日常運營維護,設備更新升級慢,不能持續解決政府和百姓遇到的問題。”全局一盤棋的“智慧城市2.0”首次肩負了明確的目標:“科學管理、惠及民生、產業拉動、回收投資。”
孫鵬告訴《青年參考》,在銀川之前,“智慧城市2.0”還是模糊的概念,正是在銀川的實踐讓這個概念變得立體可行。“通過項目打磨概念,又有了實踐的證明。”
“銀川的城市比較小,當地政府希望把資源聚集起來,全市一盤棋做些規劃。”2014年,銀川因為成為國際電子競技聯盟賽事的永久舉辦地而在動漫圈中名聲大噪。在銀川重點發展游戲和動漫產業的思路中,中興公司設計的大數據中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我們每個項目開始之前都會進行頂層設計,這樣就能發現當地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孫鵬說。這樣的頂層設計不僅包括支撐城市的宏觀發展,也有服務市民的貼心之處。銀川接近沙漠,飲用水是格外寶貴的資源,中興在小區里做了一些智能飲水設備,深受居民好評。
孫鵬向《青年參考》記者表示,隨著“智慧城市”版本的不斷升級,對政府治理模式的挑戰會越來越大。“我們很幸運,在銀川遇到了非常有思想的市政府,大家的整體目標是一致的。在這個過程中有思想碰撞是很正常的,技術模型和業務模型緊密結合,需要不斷打磨。”
不同城市對“智慧”有不同的需求,孫鵬說:“以通訊為例,有的地方2M是寬帶,有的地方10M是寬帶,還有的地方100M才是寬帶。城市發展階段不一樣,對‘智慧城市’的定義一定是不一樣的。”雖然銀川從基礎來說,與沿海發達地區的省會有差異,但隨著持續不斷的完善和建設,相信不出多久,這座城市在“智慧化”方面就會與后者達到同一水平。
“智慧城市”中外有別
“‘智慧城市’是以提效城市管理、便利公眾生活、促進科技創新為目標,以高速互聯網絡、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通信和信息技術為手段的城市建設、管理、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這是中興通訊為“智慧城市”做的定義。孫鵬認為,目前,衡量城市是否“智慧”,主要還是依靠主觀打分,“一旦這個標準簡單化、絕對化了,就會出現‘千城一面’的悖論”。
孫鵬認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底色,仍然是政府政策的倡導,比如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產業升級,大眾創業、完整創新等。在破題的過程中,有道路建設、設施建設等基礎設施的需求,中興公司自認并非這個領域的專家。“但有了這些基礎之后,我們就可以進行信息化的努力。”孫鵬告訴記者,他理解的中國特色“智慧城市”建設,核心是為國家戰略服務,“和國外的‘智慧城市’外延與內涵區別都很大”。
相比之下,西方的“智慧城市”建設更多是從居民體驗和方便百姓的角度出發,孫鵬認為,模式的不同與西方城市多數是“小政府”有關,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設更多是商業行為,政府的參與比較少。從城市整合度方面講,“智慧城市2.0”在國際上不遑多讓。而將好的中國城市建設范本向國際推行,不僅需要充足的資源,還需要相似的政體和城市治理結構。
孫鵬的另一個身份,是中興“智慧城市”學院的執行副院長。這個在每個實施“智慧城市”項目的城市都建立“分舵”的研究院,其實是隨著“智慧城市2.0”由設想變為現實,應運而生的。為了適應2.0模式,政府也要相應做出管理模式的調整。中興公司也和地方政府合作,探討評價標準,提煉頂層設計。為此,公司在當地成立了“智慧城市”研究院,其成員既是頂層設計時熟悉當地情況的“高參”,也是后期“智慧城市”版本升級的“后援團”。這樣的產研結合模式,確保“智慧城市”每次版本升級都能結合地方實際。
“智慧城市”迎來黃金時代
廖先生今年5月去銀川出差時,被當地同事請去觀摩了“超級政務航母”——市民大廳。他告訴《青年參考》記者,在這個大廳中,從辦簽證護照,到繳納交通罰款,再到辦理房產過戶,“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比北京上海這些國際大都市做得都好”。這個辦事大廳,正是“智慧城市2.0”的特色之一。
今年9月在銀川舉行的“中阿經貿論壇”,讓很多阿拉伯國家的代表看到了銀川“智慧城市”的建設結果,“他們覺得很震撼”。孫鵬還告訴記者,很多國內城市的官員到銀川考察后,寫出了厚厚一疊的考察報告,分享銀川的“智慧”。
如今,中興正忙著“智慧城市3.0”的研發。公司打定主意按照版本升級的方式穩扎穩打地上臺階。
從“智慧城市”的“史前時代”,到“智慧城市1.0”,中興在摸索中走了多年;從1.0到2.0,他們只用了4年就完成了第一次由點到面的版本升級;從2.0到3.0,孫鵬告訴記者,中興通訊計劃在一年半之內完成試點,正式發布。目前對3.0“標桿城市”的建設已悄然開始。
孫鵬表示,對中國來說,“智慧城市”建設作為一個產業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無論從政策上,還是客戶和政府的認識上都是如此。”他告訴記者,互聯網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客觀上把老百姓對“智慧城市”的體驗能力吊高了,“這是逼著中興這樣的企業向前走得更快”。
孫鵬補充說,“智慧城市”產業的黃金時代至少會持續5年時間,“因為很多事情至少要5年才能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