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通過投射,在汽車的車載屏幕上進行手機App操作,實現各種娛樂通訊功能;也可以通過App在手機上實現汽車的啟動,以及汽車空調、車門的開關。車聯網讓手機的功能在汽車上完美呈現,汽車的功能也能通過手機無縫操作。目前來看,似乎就進行到這一步了,但未來遠不止于此:通過車聯網可以監測到車旁行人與非機動車的情況,在司機做出反應之前就能避免事故發生;甚至通過強大的互聯系統與傳感系統,最終實現無人駕駛的夢想。車聯網正把電影中的科幻場景搬到現實中來,由此帶給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也值得深挖。
4月20日,2015年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開幕,車聯網技術應用成為了此次車展的最大亮點。汽車作為一個移動智能終端,互聯網+公司對其流量的入口價值覬覦已久,行業大佬紛紛進入該領域廝殺。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車聯網的發展正駛入快車道,整個行業火藥味也越來越濃,車聯網概念股更是以奮起之勢吸引了資金的關注。
強強聯手搶灘流量入口
《紅周刊》:什么是車聯網?
吳文哲:車聯網的概念架構,最初源自于物聯網的概念。具體來看,是指借助裝載在車輛上的傳感設備,收集車輛和車內乘員的信息,通過網絡共享,實現駕駛員、車、行人、車聯網平臺、城市網絡的互聯,從而達到智能、安全駕駛以及享受“技術+生活”服務等。車聯網發展的目的在于為出行者服務,讓人、車、路都變得更“聰明”,這樣不僅能夠減少交通事故、提高出行效率,還可以降低能耗、保護環境。
《紅周刊》:車聯網被各路資本看好的原因是什么?
吳文哲:汽車作為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也將沿手機的路徑發展,即由僅具有行駛功能的“功能車”向具有安全、娛樂功能的“智能車”轉變,通信網絡、傳感器及集成電路在汽車上的應用成為汽車轉變的重要標志,將實現“車-人”交互、“車-車”交互以及“車-路”交互,所以車聯網是汽車由“功能車”轉變為“智能車”的必要因素。作為現在最熱門的互聯網概念,各傳統汽車制造商都不惜花重金在車聯網的研發上,其與人工智能、3D導航等結合后,最終的方向是智慧出行,實現無人自動駕駛。
《紅周刊》:哪種類型的企業在車聯網領域優勢明顯?
吳文哲:繼電視、電腦、手機三塊大屏得以普及之后,流量入口的價值毋庸置疑。車聯網的未來必然是以用戶為中心,用戶帶來價值,所以爭取掌握車聯網的入口權就成為決定價值鏈各環節勝負的關鍵。掌握入口權的公司未來必然在車聯網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而互聯網公司在軟件和應用的開發上具有天然優勢。目前來看,互聯網公司與整車廠商合作開發成為主流,比如華為與東風和長安、樂視網與北汽、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等,這些戰略合作目的都是為了參與車聯網發展進程,搶占流量入口。
《紅周刊》:互聯網公司就是盯著這些有巨大開發前景的領域,與車企合作可謂是強強聯手。
吳文哲:汽車是繼手機、電腦、電視之后的第四個,也可能是最后一個智能終端。由于汽車企業具有嚴格的政策準入資質門檻,互聯網公司要想進入自己并不熟悉的汽車行業具有很大的難度,所以必須與傳統汽車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當然,互聯網公司對于這塊市場的訴求與汽車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它們更多地是希望將自己的互聯網技術優勢在汽車產品的功能上體現出來。
比如,阿里巴巴之所以與上汽集團合作,就是希望將阿里云OS操作系統搬進上汽集團的汽車產品,集成阿里通信、高德導航、阿里云、蝦米音樂等資源。此外,一旦與上汽集團合作,阿里巴巴不僅每年擁有數百萬汽車用戶新車配備車聯網帶來的產品增長收入,而且上汽集團龐大的社會保有量用戶也成為阿里巴巴車聯網產品的使用對象。
平臺類企業是車聯網核心
《紅周刊》:除了入口,車聯網價值鏈的核心環節都有哪些呢?
于特:總的來看,車聯網價值鏈的核心環節有4個:整車廠商、硬件供應商(零部件)、通信商和平臺商。整車廠商獨家掌控車身全部數據,并且在中國汽車產業鏈里具有絕對話語權,公司可以根據車聯網提供差異化服務來創收,同時增加在整車行業中的競爭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整車廠商體量較大,短期內新業務難以對公司產生明顯改善;硬件供應商主要提供跟車聯網相關的電子部件設備,產品銷量會直接受益于車聯網行業爆發,比如東風科技、盛路通信等;通信商是車聯網信息傳輸的媒介,未來流量數據急劇上升,公司利潤直接受益,比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最后是平臺商,即服務和內容提供者,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公司在新鮮事物面前會有更迅速、更有效的反映,代表的公司有BAT、谷歌、蘋果。
《紅周刊》:目前,國內車聯網應用主要集中于哪些方面?
吳文哲:車聯網產業鏈上游以終端為主,包括提供車輛數據收集于交互功能的軟硬件提供商,中游以提供數據無線傳輸的網絡運營商為主,而下游則是為用戶提供內容和服務的應用平臺商。車聯網的發展趨勢是智能硬件先行,并逐漸實現互聯網化及大數據應用。硬件部分將主要由整車廠商和汽車零部件公司實現,內容和服務則落到軟件公司、服務提供商和TSP(汽車遠程服務提供商)上。目前,國內車聯網應用主要集中在TSP、車險定價及大數據帶來的其他商業機會。
《紅周刊》:對應以上這些機會,什么類型的公司處于核心地位?
吳文哲:從整個產業鏈上看,包含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平臺商是最為核心的部分。對于平臺類企業來說,數據與整合是關鍵。毫無疑問,車聯網本身極具利用價值,其中OBD(車載自動診斷系統)數據便是其可挖掘的珍貴寶藏之一,而要將車聯網最大程度的利用,需要具備一定的基本條件,如用戶、渠道、軟硬件的結合都是車聯網中最重要的基本序列。平臺類公司成功的關鍵在于數據量以及基于用戶數據的資源整合能力,通過平臺積累用戶或交通信息,并以信息服務的方式加強用戶粘性,以整合第三方服務商資源的方式實現資源變現。
車主在用車時可能產生過程數據、機械數據、環境數據、社交數據等多方面的數據資源,利用過程數據和機械數據,車聯網企業可以勾勒車主行車習慣,對接后市場資源,從而為車險保費差別化定價打下基礎;利用環境數據,可以通過實時上傳行車數據,整合某個區域內所有車主上傳的路況信息,就能夠在數據平臺上實現UGC 實時路況導航;利用社交數據,則可以提高車主的平臺粘性。
《紅周刊》:尋找優質的車聯網相關公司,應從哪幾方面進行篩選?
于特:用戶數量、用戶深度是車聯網領域最核心的參數,不僅是平臺類企業,對于整個車聯網相關公司,這兩個指標都是極為重要的。比如,平臺類企業中車載地圖導航是車聯網O2O服務的重要入口,四維圖新和高德在車載前裝導航市場優勢明顯,兩家公司共同占據全市場97%以上的份額。2013年開始,由于失去了寶馬等重要客戶,高德的市場占有率下降至36%左右,而四維圖新占有率超過60%,公司在前裝地圖導航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收購項目的質地也是評測車聯網相關公司不可或缺的要素。比如,2013年,榮之聯收購車網互聯75%的股權,公司的強項在于大數據計算、云存儲,而車網互聯的強項在于硬件的數據獲取及服務,兩者聯合打造車聯網整體方案提供商。車網互聯定位于物聯網(包括車聯網)技術解決方案及服務提供商,公司將加大向保險、4S店等方面的車聯網業務拓展。再比如,在2014年初,盛路通信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以4.8億元收購深圳合正電子100%的股權,切入車載信息系統領域,實現由以往單一科技天線產品向車載智能系統應用延伸。
地圖導航是平臺商新藍海
《紅周刊》:說到地圖商,就不得不提到被稱之為“車聯網第一股”的凱立德。
于特:是啊,凱立德是一只新三板個股,所以說不僅是A股市場,新三板市場也刮起了車聯網的風,而且風力還不小!
《紅周刊》:為什么市場對這只新三板個股給出了如此高的溢價?
于特:想講明白這個問題,那還要從整個行業說起。從車聯網產業鏈結構可以看到,地圖廠商、導航設備廠商位于車聯網的最上游,其重要功能是提供與位置信息相關的導航數據,并為移動互聯業務提供位置信息的接口;中游為汽車制造商、汽車4S店與移動通信運營商,主要負責車聯網工具(導航設備)的推廣與客戶開拓;最下游為車聯網終端用戶,即消費者。車聯網作為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分支,其發展一定要以導航地圖為依托,所以最上游的導航地圖在整個產業中意義重大。
車載導航按市場可分為前裝和后裝,前裝和汽車廠商合作預裝,后裝則主要是通過4S店改造安裝新的車載屏。圖商在前裝與后裝市場相對獨立,前裝市場基本上被四維圖新與高德兩家平分,而凱立德的主要立足點是在汽車后裝導航市場,但已經逐步將導航地圖向前裝市場滲透。搶占前裝導航市場份額的好處在于與后裝市場相比,前裝導航市場的產品單價較高,約為后裝市場單價的4~5倍,且訂單穩定,單一車型訂單持續時間大致為3~5年。除車載導航設備外,其他導航產品主要包括PND(便攜)導航市場和手機導航市場。
《紅周刊》:沒記錯的話,地圖導航市場在過去這一年發生了很多收購事件。
于特:的確如此,地圖導航市場在2014年迎來了大規模的股權收購事件。具體來說,阿里首先以3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易圖通部分股權,成為公司的最大股東,之后又全資收購高德,正式全面殺入導航地圖市場。騰訊于去年初以6000萬的價格全資收購科菱航睿,之后又以總價11.73億元入股四維圖新,占11.28%的股權,這樣騰訊將四維圖新作為自己的地圖商,搶走了百度地圖最主要的底層數據提供商。而百度在PC地圖服務積累多年后,2013年開始拓展導航市場,不聲不響地完成對長地萬方的全資收購,并且成為其母公司瑞圖萬方的股東。
《紅周刊》:為什么在這個領域收購項目這么多呢?
于特:作為一個爆發在即的新興領域,很多上市公司在不具備技術儲備的情況下,又想要快速切入到車聯網行業來,就只能通過收購的方式,尋找具有核心技術且經營發展狀況良好的公司曲線進入。至此,導航地圖產業的競爭格局發生顯著變化,三家主要的導航地圖廠商中,高德、四維圖新的背后均有互聯網公司的財力、物力作為支持,而凱立德作為國內最大的車載導航廠商,其資源的稀缺性與行業地位凸顯了出來。去年底,小米和平安成為了凱立德的戰略投資者,“凱立德+小米+平安”的車聯網運營模式正式啟動。
得數據者得天下
《紅周刊》:對于車聯網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您會給出什么投資建議?
于特:我認為,能夠掌握車輛詳細數據和動態交通數據的廠商、基于車輛數據專業應用領域的企業,以及有較強數據變現能力的公司,相信在車聯網領域能夠獲得較大的發展機會。具體包括:在智慧交通領域深耕細作,且在車聯網產業鏈中具備承擔TSP資源基礎的千方科技,這家公司在2013年收購車網互聯,并在去年通過車網互聯簽訂北京智能交通領域1.25億元訂單;借“樂乘盒子”與中國人壽合作試水UBI(駕駛行為保險)保險新模式的榮之聯;全國最大、全球第四大數字地圖提供商四維圖新;通過收購車載信息系統公司合正電子參與車聯網的盛路通信。
《紅周刊》:在當前市場下,應對車聯網相關個股在操作上持什么態度?
吳文哲:目前,國內整個車聯網市場參與者眾多,甚至連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在積極研發。但就目前進程來看,仍難以擺脫“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面,不少被提及的公司只屬于概念范疇,缺乏拿得出手的產品。此外,近期大盤雖然維持強勢,但個股呈現進一步分化的趨勢,投資者應警惕短線投資風險。總的來看,對于近期的車聯網相關個股,應采取“謹慎但不放棄”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