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公有云市場好消息頻傳,各公有云服務商在傳統行業里的合作項目啟動新聞不斷披露出來,特別是國民經濟的關鍵核心行業的云計算合作項目也頻繁曝出。
基礎云服務商進入核心行業
最近,阿里云的云平臺成功簽約中石化,青云的私有云被招商銀行所青睞。這些在關鍵行業里的成功應用,一方面反映出國內市場對云的接受程度變強,用戶意識增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公有云服務商的實力日漸增強。
阿里云和中石化的合作不是今天才有,而是從去年12月開始,阿里巴巴與中石化展開云平臺建設合作,搭建在阿里云上的石化專有云已在今年2月份開通,并開始承載電商等業務系統。采用阿里云技術的石化自建云預計將在5月份啟用。阿里云對與中石化開展的技術合作的描述是:中石化與阿里云正在展開全方位的技術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搭建共享平臺、構建基于云的業務系統、石油全產業鏈的大數據分析等。而商業合作是:除了云平臺,雙方也將積極探討在物聯網、車聯網、金融支付、電商、O2O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可能。
青云和招商銀行的合作始于去年底的雙方接洽,時隔不到半年,就傳出了確實的消息。青云承接招商銀行新一代DevOps應用云項目,為招商銀行構建完整統一的開發測試云計算平臺。DevOps是開發與運維的英文濃縮詞,是軟件領域一個新的概念和新的技術模式。這也意味著,青云將這一新的技術模式和解決方案搬到云上,是一個創新性的舉動。青云還一再強調,和招商銀行的合作是私有云項目。
從公有云到私有云,無論是阿里云和中石化的牽手,還是青云和招商銀行的合作,都是私有云的模式,這其中的奧妙和玄機頗值得玩味。
公有云廠商熬過冬天
眾所周知的是,在中國市場公有云服務商和私有云服務商的界線比較明顯。公有云服務商一般以阿里云、電信云、微軟Azure、亞馬遜AWS、騰訊云、UCloud、青云等基礎云服務商為代表,私有云服務商一般以VMware、華為云、IBM、惠普、思科,以及一些服務器整機廠商聯想、浪潮等為主。云計算概念本來講的是公有云的計算架構和服務模式,但是在幾年前云計算成為業界熱點時,公有云基本無法落地,因為公眾擔心云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成熟性是否足夠,而同時私有云的安全性還是有保證的。架不住對云平臺節省成本、資源、彈性、靈活、快速的向往,不少企業客戶選擇了私有云。
所以,火熱的云計算概念其實催生了私有云市場的蓬勃發展,讓VMware的虛擬化軟件趁機占據了中國私有云市場的八九成,讓IBM的云計算解決方案迅速完成了教育用戶的前期工作,也讓不少服務器硬件廠商IBM(IBM當時還有服務器業務)、惠普、思科、戴爾、聯想、浪潮等搭著云概念的順風車賣出了大批量的服務器,以硬件即云服務的模式誤導市場。
在私有云服務商風生水起的時候,公有云服務商其實過得比較慘淡。阿里云起步最早,其曾經的總裁王文彬就坦言阿里云走過不少彎路,曾一直處于阿里巴巴集團只見投入少見產出的階段。電信云、微軟云也同樣如此。最近比較出風頭的云初創企業,基本上是從兩三年前才開始創業的,這也說明兩年前私有云火熱的時候,公有云鮮有好日子。
而現在,阿里云、青云等基礎云服務商相繼斬獲企業級市場核心領域的核心客戶,拉開公有云逆襲的大幕,相信其后的行業示范效應將日益彰顯。
軟件運維服務價值凸顯
那么,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基礎云服務商(公有云)是如何實現逆襲的。
首要說明的是,云計算并不是虛擬化,也不是賣服務器。虛擬化僅僅是云計算的一個部分,是起步和開始。由一堆X86服務器堆起來的數據中心,就更不是云計算了。云計算是軟件服務和運維,它并不太在乎其底層的網絡、存儲、計算硬件方面的性能有多么好,真正在乎的是軟件的運行能力。
以青云和招行的合作為例,青云透露,在此之前,招商銀行的底層是以IBM小型機虛擬化+X86服務器虛擬化為底層架構,上層采用一個通用調度平臺;而現在青云需要做的工作是,完全以X86為硬件設施,解決網絡虛擬化(SDN)+分布式存儲+虛擬化+智能機器人調度等問題。青云項目專家金盟表示,在本次架構中,傳統的集中式存儲設備將消失,而網絡也將完全由軟件定義。
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招商銀行之前做了虛擬化,也部署了X86服務器,但是仍不能滿足測試云的要求,青云現在需要添加的任務是實現SDN、部署分布式存儲、智能機器人調度(云管理平臺),這些都是軟件方面的工作。可見,在云的搭建中軟件運維的力量是決定性的。
眾多的私有云廠商,將逐漸敗給公有云廠商。公有云的特點是經過大規模(互聯網)系統運行的測試,開發出適應于大規模和高性能需求的軟件管理系統,而私有云廠商在大規模這一點上是輸給公有云廠商的。因為公有云用戶規模龐大,公有云廠商需要研發更強大的存儲軟件,通過軟件能力只需花少量購買存儲設備的費用就能滿足多種存儲需求;公有云廠商需要解決此起彼伏的網絡不穩定問題,使得用戶在還沒有感覺到網絡出了毛病時就能修復,所以就有智能機器人調度的云管理平臺,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私有云業務做得很好的華為公司近幾天突然透露將于7月宣布進入公有云領域。在經過3年左右的私有云廠商逐鹿中國企業級市場,并被用戶辨別真偽之后,企業級用戶開始選擇使用公有云服務商的產品與服務搭建私有云。也許,是到了私有云廠商淡出、公有云廠商上臺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