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訊 3月5日(上海)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數據收集、數據傳輸更智能。但未來,物聯網真正的價值卻不限于此。據國外媒體報道,物聯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未來終端卻并不在互聯網或是數據存儲傳輸方面,而在于其帶來的價值分析上。
傳感器技術發展期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2020年物聯網設備數量將激增至260億,如果算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一數字將增長至330億。物聯網市場蘊藏著巨大商機:Gartner預測,物聯網將使全球經濟增長1.9萬億美元——即企業通過銷售和使用物聯網技術獲得的收益。
問題在于如何把物聯網市場進一步做大。與其他科技市場一樣,解決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標準。目前物聯網領域有標準——只是標準過多,與沒有標準沒什么兩樣。
標準不統一的罪魁禍首是廠商打擊對手、鎖定客戶的“貪婪”。ARM高管比爾·柯蒂斯(Bill Curtis)最近在一次科技產業會議上指出,“由于大多數互聯網標準對于處理能力有限的物聯網設備來說過于復雜,物聯網設備通常使用專有協議,制造了數據孤島。”
令人遺憾的是,這一問題沒有好轉的跡象。ReadWrite網站高管布萊恩·普羅菲特(Brian Proffitt)說,“與互聯網發展早期階段——軍事機構和大學有共同目標不同的是,目前物聯網廠商各自為政。”
物聯網廠商沒有合作的強烈動機,但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
未來重點在數據分析而不在數據存儲傳輸
Gartner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公司的直接營收將達到309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來自服務。
博世等公司開發了車隊管理服務。目前,開發傳感器只是提供服務的一個手段,真正的商機來自服務,而非傳感器和設備。例如,博世的服務不僅支持自家傳感器,也支持競爭對手的傳感器。這也是許多公司在討論商業模式而非硬件設備方面花大量時間的原因。
沒有一家硬件廠商能僅僅依靠傳感器“謀生”。甚至像蘋果這樣取得巨大成功的硬件公司,最終也被基于服務的開放源代碼操作系統安卓超越。
物聯網市場仍然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根據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有關市場發展的理論,傳感器和商業服務的垂直整合將主導物聯網市場。隨著傳感器大量增加,每種傳感器采用不同的“標準”,服務廠商“被迫”收集、解析不同的數據,這將推動標準的誕生。
關于數據挖掘的技術應用開發大都在國外市場,數據挖掘的確是未來一個可觀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