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行業,每到年底就會收到各種年會、峰會、論壇的邀請函,移動醫療自然是其中的必備環節。但相比往日,參與其中除了例行公事之外,少了許多興奮。因為除了讓人熟悉的幾家大公司之外,新鮮感在今年的缺席成了常態。
為什么會這樣?從頭來理一下思路,自移動醫療火爆以來,我們聽到的故事大體上是這樣的:
醫療痛點 > 解決方能 > 聚集醫生或醫院 > 吸引患者 > 做成平臺 > 掙很多錢
這個模式在移動醫療發展的不同階段所需要解決的難點都不一樣。早期,最重要的是發現痛點進而提供解決方案。而無論是抄國外還是抄國內,各個痛點幾乎都已經被發現以后,隨后,醫療資源的爭奪就變得白熱化。
但在進入 2015年 以后,人們發現,患者并沒有隨之而來,平臺更是遙不可及,移動醫療要么在重復過往的故事,要么就是追捧幾家明星公司,讓人眼前一亮的項目似乎越來越少。移動醫療的 “熱” 正在慢慢變冷。
這是個很危險的事情。當整個行業仍然處在需要持續燒錢的過程中時,需要有持續的創新來吸引資本市場的關注,否則,一旦沒人愿意接盤,這個游戲就玩不下去了。這對移動醫療如果不是打擊,至少也要延緩發展。
在過去一個禮拜,與幾位投資人或多或少交流到了這個現狀。很明顯,大家對這個現狀都有所感知,并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路。這里把投資人提出的觀點總結出五個角度,供大家繼續討論。
要布局,但不核心?
沒有投資人表示要放棄移動醫療這個領域的投資,實際上,一直有新的移動醫療創業項目融資的消息。而且進入 11月 后,幾個項目的 A 輪融資就沒有低于千萬級人民幣。但從投資機構自身的判斷來講,移動醫療的重要程度正在下降。
大致的理解是這樣的,基本上醫療領域的投資可以分成幾個大類:醫藥、器械、服務、新技術和移動醫療。但從幾家專業型醫療基金的分配比例看,移動醫療往往和醫療服務一起所占的比例大都不會超過 20%。
“這段時間的感覺是,移動醫療領域相對比較乏味,已經喪失最初那段百花齊放的勢頭。” 一位投資人表達了他的感受。那么問題的關鍵是,為什么移動醫療在經歷了一段爆火之后,沒有像其他領域一樣,使醫療服務發生質的改變?
其中一個可能比較容易被接受的理由是,醫療行業的壁壘太高了。政策壁壘是最鮮明的擺在臺面上的,整個醫療服務場景線上化還需要諸多制度突破。但壁壘顯然不止這一個。比如醫療群體本身對移動醫療的接受程度就十分可疑。
移動醫療幾乎無法給醫生帶來實質性收益。加上醫生大多數時候是以個人的身份出現在移動醫療平臺,這將使他們直接暴露在醫療風險下。拋開全部這些,那些真想擁抱互聯網的醫生也要考慮,團隊在哪里,設備在哪里;否則,一個單打獨斗的醫生能否發揮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曾有創業者跟我探討過這么一個問題:一個行業被改變的難易程度是什么決定的?他思考之后的結論是:知識積累。想來真的很有道理,知識積累越深,變量就會越多越復雜,改變就越難一蹴而就,所以醫生的諸多顧慮就可以理解。
如果這個問題難以理解,其實可以參考民營醫院多年的發展歷程。醫改幾乎已經給了民營醫院所有可以給的政策,但民營醫院依舊發展得非常緩慢,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民營醫院無法提供團隊。
但大家不愿意放棄移動醫療,因為這注定是個方向,只是沒人知道還要多久。
巨頭之外,是否還有機會?
這里的 “巨頭” 要考慮兩個層面,一個是移動醫療行業內已經出現的巨頭,比如微醫、春雨、丁香園;另一個就是 BAT。
行業內巨頭的共同特點就是有了相當大的積累,包括時間積累、用戶積累、經驗積累。但問題是,整個移動醫療都沒有成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在此時成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對于投資機構來說,本著 “自己約的炮,含著淚也要打完” 的原則,既然已經跟著大公司到了 C 輪、D 輪,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他們上市的那一天。
其實這也是另外一層賭注,就是說對于同樣沒有盈利模式的兩家公司,一家在初創、一家在 D 輪,如果初創公司講不出一個特別動人的故事的話,恐怕一個理性的投資機構會更傾向于 D 輪的公司。這也就是為什么掛號網能融到 4 個億美金,而很多初創公司找 400 萬都很難。
為什么說沒有盈利模式這事兒現在變得非常嚴峻?投資機構是非常現實的,投出去的錢需要有回報。所以,除了跟著 D 輪投之外,有投資人的另一個選擇是那些已經有一定盈利的公司。但這在移動醫療領域實在太少了。
可是 BAT 對移動醫療有什么影響呢?他們自己的醫療也做得并不出色。但 BAT,尤其是 A(阿里)T(騰訊)在移動端流量入口的巨大掌控影響巨大。
首先,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速已經在下降,這里有一個所謂 “羅杰斯擴散效應”。
簡單的說,就是滲透率超過 84%的時候增速就會下降。關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滲透率不同機構的統計數字不太一樣,但基本上已經都在 60%以上。智能手機增長放緩所帶來的問題就是,app 的紅利期快要結束了。所以存量市場的爭奪就變得更為重要。
問題是,BAT 在存量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百度在今年初發過一個報告可供參考,主要應用垂類 Top3 app 的份額均已超 70%,BAT 三家占據移動端 Top20 app 中的 17 個,BAT 在移動端所占據的媒體時長近 60%。
雖然三家尚沒有絕對占據市場, 但這仍然讓初創者獲取流量的成本變得非常高。所以有人戲言,原來的互聯網領域是 BAT 抄你怎么辦,現在是 BAT 不投你怎么辦。這不是絕對的,特別是在 BAT 也束手難策的醫療領域。但這個問題還是非常嚴峻,當砸錢都刷不出流量時,你該怎么辦?
那個在用戶手機上架一個 app 就能躺著把錢掙了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技術主導型還有機會?
仍然要強調,移動醫療沒有被放棄,更多的人是在等待時機。那么眼下這個大家比較空的時候,什么有可能成為新的爆發點呢?有投資人跟我提了兩個領域:基因測序和 3D 打印。
這兩個領域其實在科研領域都已經火了很久了,但在直接面向用戶市場應用方面則開發的遠不充分。但這兩項技術都有一個共通特點,是跨學科的,在橫向市場上比普通的醫療器械要廣泛得多。
基因測序屬于體外診斷的一種(下表可以幫助認識二者的關系),而在 2015年 的特別火爆主要得益于一個概念:精準醫療,因為它是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的治療方式。
中國對精準醫療給予了相當高的重視。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科技部和國家衛計委,要求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4月,國家衛計委官員透露,中國版精準醫學計劃正在醞釀;近期,精準醫療有望寫入十三五。
3D 打印技術的成熟度尚不及基因測序。不過 SmarTech Markets 公司對市場的分析,3D 打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在 2015年 約占整個應用市場的 37.8%,而在 2023年 將達到 41%,達到近 80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這個市場預期顯得略有些遙遠,但中國陸續發布的《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中國制造 2025》等制造強國推進計劃,以及技術上的不斷突破都在推動 3D 打印的快速發展。
不過這兩項技術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就是它們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一項新的技術出現,都對市場是革命性的變化。所以如果投資,選擇的團隊應該掌握核心技術并具有研發能力,而不是只會玩概念。
中醫是不是個新的風口?
在移動醫療前期的發展中,中醫幾乎沒有創業公司出現。只是到 2015年,一系列中醫領域的移動醫療創業公司開始出現,但數量仍然不多。正因為中醫的互聯網不充分,反倒讓很多人感到它有更大的挖掘空間。
中醫具有強烈的文化屬性,但這讓中醫面臨一些比較嚴峻的問題,突出一個就是 “信” 與 “不信” 的激烈沖突。信中醫與不信中醫在市場上呈現了涇渭分明的兩派,影響是兩方面的:一方面自然是在市場推廣方面的阻力,但另一方面信中醫的用戶對中醫方面的應用會有比較高的熱情和粘性。
另外,中醫創業公司的創始團隊也比較有意思,大多數都具有中醫背景且對中醫有一定情結。有個接觸過的讓人印象深刻的中醫產品,竟然是幾個志愿者自發組成的團隊做出來的,日活居然也超過了 2 萬。
中醫情結在投資人當中也同樣存在,在已經接觸過的投資人中,有些已經投出多個中醫方面的項目;有些明確表示過,自己只看中醫方面的互聯網創業項目。不過這種情結表現得并不明顯,畢竟對投資人來說,能掙錢才是關鍵。
“很難說中醫的互聯網創業會成為一個新的風口,至少目前還看不到這樣的明確跡象。” 曾有投資人這樣坦露過自己的心跡,但考慮到空白的現狀,以及中醫有可能具備的成長前景,提前布局還是有一定必要。
與西醫領域不同,中醫所要考慮的資源積累可能略有些不同:醫生和診所,這是出診、診斷資質的必備條件;中醫藥,能夠獲取的中醫藥品質如何;名老中醫的處方,某種程度上這是個稀缺資源。
不過,在一小波創業高潮之后,中醫互聯網領域似乎又歸于平淡。
如果做選擇,還是 “資源密集型”?
回到最初那個話題,就是說,雖然移動醫療不再是焦點,但 “戰略層面” 的布局依然是有必要的。所以,我們有理由關心的是,投資人現在關心的是些什么樣的項目。
有些投資人仍然關心模式。雖然大大小小的移動醫療創業公司已經出現不少,但從模式上看,也呈現出一定的同質化問題。而一旦有創業公司在模式上創新,仍可以迅速獲得投資人青睞。比如名醫主刀,僅 5 個月,融資就從 500 萬迅速攀升至 6000 萬。
但模式創新的項目,往往可遇不可求。如果從客觀要件分析,投資人會選擇怎樣的創業公司?
前面已經提到了,已經具有一定營業收入的公司。投資人告訴我,并不是說他們看中的是這些收益,而是說,獲得營業收入已經說明這家公司的產品真的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
對于尚沒有營業收入的創業公司,“我們現在看移動醫療的創業項目,主要會看是否具有三塊資源:互聯網資源、醫療資源和保險資源。” 相比初期,投資人對移動醫療創業項目的把握標準顯然更高了。
保險是很多移動醫療創業公司在 2015年 最愛講的一個故事。因為大伙兒經過幾年的摸索發現,沒法掙錢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接通保險。當然這個結論主要是基于美國的 HMO 模式得出,這玩意兒在中國究竟行不行得通目前還很難判斷。
總而言之,從投資人看來,掌握資源而且不同類型的資源仍然足夠重要。移動醫療是不是也正式成為了一個 “資源密集型” 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