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文思海輝新上任的管理層班底將召開第一次大會,文思新任高管集體亮相,包括文思海輝董事長陳淑寧、CEO盧哲群、總裁陳立峰、CTO芮祥麟。中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軟件外包并購案落下帷幕,這卻只是軟件外包“并購年代”的開始。
加入并購行列的還有更多其他企業。今年8月19日,另一家中國A股上市公司,博彥科技宣布以4倍溢價收購大展,看中的是后者的日本業務與客戶。今年1月華為與中軟成立合資公司,今年8月華為與軟通動力成立合資公司。
“合并之后,我們希望通過降低管理成本,強化自身的實力,獲得更多的訂單。這樣做才能開源節流,提高人均生產率。”11月27日,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陳淑寧表示。
最近兩年年均漲薪10%,中國軟件外包業選取抱團取暖的方式底谷突圍。
抱團難取暖
并購的第一個故事是業務互補。文思海輝的合并, 在客戶上,文思的前5大客戶是華為、微軟、諾基亞、Expedia、TIBCO等公司,海輝的大客戶是HP和IBM、花旗等,雙方可以形成互補。在全球區域上,雙方也緊密互補。2012年第三季度,文思的營收在大中華區的份額約51.2%、美國占32.5%、歐洲占9.0%、日本是4.4%。而海輝的營收在美國的比例是45.7%、大中華地區貢獻的比例是22.8%、日本是217.9%,南亞是7.7%,歐洲是5.9%。
博彥收購大展,在歐美與國內做得較好的博彥科技,對日業務一直有些不足,5650萬美元收購大展也是出于補充業務線,收購大客戶的需要。博彥科技高級副總裁、董秘韓超表示,“大展的東芝、三菱、NEC等知名日本大客戶,收購過來后,就可以列入博彥前10大客戶。”而這些大客戶不花費個五年、十年的時間難以積累。
但抱團不一定能夠取暖。主營服務外包咨詢的鼎韜外包服務有限公司CEO齊海濤認為,“整合不一定是1+1大于2,可能短期內,由于公司內部的調整與動蕩,合并帶來的整合效應可能還無法體現”。在他看來,這樣的對等合并,如果消化得好,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整合完畢。
“實際上,對等合并是不存在的,‘一山豈能容二虎’。為了更好地拓展業務,只能以一家公司為主。” 一位在文思工作5年以上的中層告訴記者,文思海輝中握有實權的管理層主要以原海輝的人為主,其中行政、人力資源、財務都是原海輝的人,在新劃分的7個事業部中,只有2個負責人是文思的,其余都是海輝的。
對于“以大吞小”的博彥收購大展,齊海濤認為,大展的年營收2.9億元,博彥2011年營收6.85億元,幾百人的團隊編入博彥當中整合起來容易一些,但無法形成規模效應。
“接下來的一兩年,那些合并的企業將是整合消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痛苦。”齊海濤說道。
華為的雞肋
除了互相抱團之外,那些領頭羊的軟件外包企業開始與大客戶成立合資公司。2012年1月,華為與中軟國際成立外包的合資公司,雙方的股份分別為40%與60%;今年8月,華為與軟通動力成立合資公司,股份比例分別為25%與75%。
當然,成立合資公司的好處也顯而易見。來自中金證券的TMT行業分析報告顯示,華為給中軟國際分的業務將會增長80%以上,從3億多到5億多,華為在整個外包業務當中的比例將從2011年的40%上升至55%。
一位在文思工作超過5年的中層員工坦承,“華為發給文思的業務量在2012年確實有減少一些。”此前,文思一直是華為外包的第一大接包商,2011年,接包總額為近8億的單子。
據韓超介紹,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博彥科技就在降低華為的業務量,之前800~900人給華為服務的團隊,現在只有300人。
但經過一年多才談攏合資事宜的過程,也透露出軟件外包公司對合資的糾結心態。對中軟國際、軟通動力來說,華為的外包業務是“只有規模,沒有利潤”的“雞肋”。
盡管華為的外包業務量每年都以30%的速度在增長,但是在毛利潤率上并不高。一位軟件外包行業人士透露,華為業務的毛利率大約是25%左右,而微軟、HP等公司的毛利率大多在30%以上。“行業內,大家一般認為毛利率有30%以上的業務才是比較好的業務。”
不僅如此,這些合資公司還可能會被華為“拋棄”。“華為自己想做IT服務外包也早露出一些端倪,華為在電信行業遭遇了天花板,其新成立的企業業務就是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一位在軟件外包行業提供多年咨詢服務的管理層告訴記者,華為與中軟國際成立合資公司近一年,華為從中學到了IT服務外包管理的經驗,而中軟國際只是一枚暫時的棋子。
有一件小事值得一提,2011年5月,東南融通因財報造假問題而被SEC退市之后,華為曾經找東南融通商量收購一事,華為從海內外找了50多名律師來具體執行。后來,雙方的討論幾乎都進入最后環節,但最終由于擔心風險太大而作罷。
“一旦華為殺入這個IT服務外包的市場,它的成本控制能力、技術服務能力都比這些軟件外包公司強。”齊海濤認為,如若進入IT服務外包,華為將會給中國的軟件外包業帶來很大沖擊。
印度的挑戰
金融危機后,許多軟件外包企業將眼光轉向了國內這個IT服務外包增長快速的市場,以渡過營收增長難關。IDC 2010年7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IT市場的規模為107億美元。2010年增長至120億美元,同比增長13%。而到2014年將達206億美元。
軟件外包“天生外向”的性質讓其未來還是在國際海洋中馳騁。11月27日,文思海輝宣布合并落成,整個高管團隊都表示,未來,國際化仍然是文思海輝的重點。2011年,在東軟20周年的會上,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也表示,“未來的10年內,國際化業務要占到東軟營收的60%(目前,國際化業務營收占35%左右)。”
但各個軟件外包的國際化答卷并不令人滿意。軟通動力原本是以歐美為主,2007年,海外帶來的營收市場份額超過60%。而現在海外的市場份額小于50%。根據東軟的財報,2012年1月~9月,國際軟件業務(軟件外包)營收2.46億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11.9%,這低于整體營收20.8%的增長速度。
這其中有宏觀大環境的原因,金融危機后,全球離岸IT外包市場規模一直都處于停滯的狀態。2010年,離岸IT外包達到320億美元左右,增速僅為2.5%。與金融危機前,年均增速在10%以上形成鮮明對比。
但更多的是軟件外包公司自身的原因。此前,TCS高級副總裁潘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低端BPO業務上,中國與印度有著相同的人力成本優勢,但在ITO和高端BPO業務上,中國的人力成本高于印度15%-20%。”
對此,齊海濤解釋道,印度的語言優勢比中國要強很多,而在中國能夠說英語的人還屬于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才,所以用人成本會高一些。越來越往高端走,中國軟件外包公司不僅面臨技術實力的問題,還面臨人力成本高漲的壓力。
此前,軟通動力副總裁彭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歐美市場已經形成了“做產品加工到中國,做軟件加工到印度”的印象。
而在大單子的打單實力上,中國公司的議價能力比較弱,一旦碰到印度企業,拿到這些大單子的難度就更大了。“中國軟件外包公司打的最大金額的單子也差不多是幾百萬美元左右,而印度的公司動輒千萬美元。”一位軟件外包企業的中層人士告訴記者,現在,中國公司與印度的差距越來越大。
不僅如此,齊海濤還提到,在國際競爭中,中國的軟件外包企業往往是尋找新客戶,拿新的單子。而在老客戶,往外包價值鏈上端走的競爭往往不支持歐美、印度等國家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