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不久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雷軍和周鴻祎的一張“睜眼閉眼照”無疑成為了大會最好的宣傳海報,也讓本來高大上的大會在最后來了個娛樂化的收尾,雷軍和周鴻祎雖然不在斗嘴了,但是頭條還是他們的......
與周鴻祎專心的自拍相比,雷軍在烏鎮過了個生日,發表了一些觀點,除了還給嘉賓留下了小米手機外,似乎沒有更多。但是根據雷軍在烏鎮的一些觀點,再結合最近關于小米估值的一些謠言,筆者覺得還是可以就現在的小米再來說說。
小米現在發展得怎么樣?未來要怎么發展?這些可能是中國媒體比雷軍本人更加關心的話題,在烏鎮,雷軍也說了一下自己對小米目前發展和未來的最新觀點。
按照雷軍最新的說法:“當我們今天很羨慕日本產品的時候,其實在60年代的時候,日本產品也不怎么樣,70年代索尼這樣公司的崛起帶動了整個日本工業。在80年代的時候,三星這樣的公司帶動了韓國工業。”雷軍希望小米,能夠推動整個中國新國貨的運動,而且是優質的產品在各行各業里大量出現。同時,雷軍還表示,小米還希望把優質的產品通過互聯網效率的模式,把它做到足夠的便宜,讓每一個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
從雷軍的說法看來,本人倍感敬佩,正如現在所倡導的“工匠”精神那樣,在浮躁的互聯網呆久了還能沉下心來做一些本來可能很普通很常見的產品,的確不容易。
但是這個沒有問題的公司定位背后,卻是筆者對小米公司自身或者直接點說就是估值的重新審視。因為按照雷軍的說法,現階段雷軍認為小米是一家什么公司?按我的理解,小米現在應該是在各個消費電子領域發揮工匠精神優化產品的用戶體驗,然后利用互聯網“效率”實現品質提升的一家公司。而這個所謂的互聯網“效率”,簡單點和難聽點說,就是改良產品,然后貼上小米標志,然后通過互聯網賣產品。這里面和“互聯網”相關的,就剩下產品的銷售了。
其實從商業邏輯來看,這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世界上很多偉大的公司,例如蘋果,就是靠這樣神一般的存在的,即使蘋果手機本身也是遵循這個邏輯。但是我要說的是,這個商業邏輯下的小米,卻正在向“互聯網公司”的方向越走越遠,正在穿上一套傳統制造業企業的“外衣”。而蘋果除了有這件硬件制造企業的外衣外(關鍵蘋果這件“外衣”還是很貴的名牌),別忘了蘋果還有IOS這個真正能賺錢的正宗的互聯網殺手锏。
其實環顧小米,除了互聯網營銷和小米官網外,(基于雷軍個人這個好像很難估值,小米官網作為一個不可小視的電商,估值能有個十億八億美金吧?)米UI應該算是小米最能拿得出手的互聯網產品,曾幾何時大量的安卓手機還以能顧刷米UI作為自己的賣點,而我曾經也天真地認為,當小米一邊利用工匠精神和低廉的價格將產品線延伸到家里每一樣的產品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則是米UI的全面入侵,這就有點“像賣產品不賺錢,靠賣生態賺錢”那種感覺了。但是如今現實的情況是,小米的確利用工匠精神和低廉的價格把產品賣了,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真的就是賣產品了,沒有了米UI,沒有了互聯互通,沒有了用戶信息,沒有了互聯網思維.....
好吧,其實,這樣也并沒有什么不好,能夠像雷軍推崇的日本工匠型企業那樣,生產出屹立百年的好產品,也是極好的。但是我想說的,那樣的公司,雖然值得尊重,但是在當下,就別想按照互聯網公司來估值了哦......
不能按照互聯網公司來定義估值會有什么嚴重的后果?相信大家對美國的運動相機公司GoPro一定有所認識,這家紅火的運動相機公司股價一度在接近70美元,但是后來不知咋地被華爾街分析師覺得這家企業就是個賣硬件的,好像在互聯網行業沒什么拿得出手的啊。(據說后來GoPro也緊急收購了一些在線視頻分享平臺,但是已經為時已晚)在華為街將GoPro回歸硬件公司定位后,股價一落千丈,如今只在18元左右徘徊。
這就是血一樣的例子擺在面前,你是互聯網公司,你可以獲得百倍千倍的PE,如果你只是一家賣產品賣硬件的,即使你是行業龍頭,不好意思你也只能去硬件公司那里站隊,那里可都是一些十倍八倍PE的公司,你不管是大米還是小米也就只能和隊友一樣身價了。
也許這就是小米如今在估值方面的難題,也是雷軍如今給小米出的難題,到底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呢?當手機能賣出爆款,同時大家爭著刷米UI,同時市場上有沒啥競爭者的時候,小米無疑可以媲美中國的蘋果,估值也是隨心所欲隨便溢價。但是當手機、電視和路由器進入了平穩銷增長期,同時又沒什么人以刷米UI作為拿到新手機后的第一件事的時候,小米和其他手機企業又有什么不同呢?雖然說現在小米說它的手機的銷量排第一,但是小米自己也不敢說自己的手機銷量和估值在同行中是成正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