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從采集到變現,包括BAT在內的國內主流互聯網公司的免費產品已日漸將產品數據商業化看作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奇虎360商業產品首席架構師劉鵬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目前國內市場,80%-90%的互聯網公司變現主要來源是廣告,占比整個行業的七到八成。
劉鵬介紹,免費策略讓奇虎360形成了多項核心資產,而其盈利能力主要依賴將用戶流量等無形資產以廣告形式變現,即數據的貨幣化、商業化。“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的互聯網公司都是變現的,即產品免費的,變現通過廣告。谷歌、臉書等國際互聯網巨頭目前基本上大部分收入都是來自廣告”。
對于360自身而言,劉鵬透露,360搜索廣告作為代表產品,依托海量用戶數據,運用數據加工技術和算法做出場景和用戶喜好分析。根據地點、歷史行為等關鍵詞,得出用戶偏好商品分析結果。他透露,未來360將更多著眼于移動廣告。
對于大數據時代機器與人的作用,劉鵬認為,大數據服務于機器應該優先于服務于人。他解釋,大數據如果要服務與人,那么這個人應該是有非常高專業素養的數據科學家,或者是統計工作者。但這樣的情況,實際上你的企業里想建立起一支專業的數據科學家的隊伍,比建立自己的大數據,服務于機器的系統更加困難。而且人只能是對宏觀的東西,對部分的場景做決策,機器可以對個體,對全量的場景做決策。
劉鵬表示,隨著深度學習的發展,數據量本身的淺層挖掘已接近成熟。未來要探索的是如何利用技術手段建立更為復雜的模型,真正挖掘用戶深入的價值和興趣特征。
劉鵬建議,未來幾年,以大型企業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公司應該主要著眼點和發力點以上方向,而非大規模進行數據的交易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