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美軍的動作,華為內部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普通員工以看視頻為主。
于是,開始有各種吐槽!
一個叫“測試用昵稱”的員工發表了以下觀后感:
看完金一南教授講美軍的視頻后,感覺美軍和華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說一點吧,美軍喜歡總結失敗,華為也是喜歡問題回溯。
但不同的是,美軍總結了失敗之后,簡化成精煉易懂的軍規;華為總結回溯之后,喜歡固化到一個叫“流程”的東西里,讓后面的人“先僵化再優化”地遵守這個流程,而流程里最喜歡加的方法一般是,評審,審批,審計,晾曬等等。
也就是說,我們沒有像美軍那樣,把失敗的教訓固化到了個人能力中,這其實是很重要的! 流程固化固然好,可是,面面俱到的流程也增加了人的惰性,甚至習慣于把責任推給流程。諸如:反正我按流程做了,沒達到效果就再回溯再總結,看看哪里不對,再增加新的流程補充唄,何況不說了嘛,先僵化!我按流程做總沒錯,錯只能是流程錯了。這樣做習慣了之后,喪失主動思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這個習慣。
下面這個段子是雖然是編的,但工作中這樣的影子無處不在。
你讓我去幫你捉一只羊?
OK!請先聯系XX會議排定計劃來給我下發捉羊任務。于是,提流程,開會,明確責任人,下發捉羊任務,任務書為捉一只白色的綿羊。
過了幾天沒動靜,追問說沒告訴我羊的重量范圍,這么重要的規格都沒給怎么捉?
于是再召集相關領域開會,制定一個重量規格范圍,中間估計還要就范圍合理性吵幾輪。
又過幾天還是沒動靜,追問。說不知道是要捉公的還是母的?對方大怒曰,能不能一次把要求提全?
我同樣大怒:你讓我捉羊應該你把規格提全好不好!我反正按流程做了,拖了這么多天跟我沒關系。
于是,繼續開會……
假如美軍也這樣作戰:到了某個地方,首先聯系總部,將拍照地形回傳,說部隊不能前進,因為以前有部隊類似地形遇到過地雷必須請總部專家評審前方地雷可能性,并給出排雷具體建議。并告知總部需要一起使用的裝備沒有一起運來,這樣部隊無法前進,只能原地待命。 等東西運到了,地雷也排除了,部隊依然無法開拔。
因為軍規中說,不要和比自己勇敢的人在一個戰壕,軍規不能違背,而這個“勇敢”沒給出可量化的評價標準,無法量化也就無法為戰士分配戰壕……
這仗還怎么打?
然后有不少大神回復:
“貌似有道理似的!首先,不是我廠喜歡總結失敗,是優秀的團隊就得總結失敗。AAR方法就是學美軍的。這叫啥相同點?其次,你所謂的軍規跟我們的固化流程其實是類似的。但是美軍總結的東西也海了去了,你只看到了22條軍規,其它的還不是落到流程里去?你以為每個人都能記下來成千上萬條經驗?最后,流程即是能力!凡事從抵觸的方面思考,必然都是錯的。學習一些質量方法和質量理念,然后再回過頭來看看,還會不會這么說。”
“有思考有感悟,很好!大公司通病,值得深思.... ”
“挺形象的,流程可以規范動作,到怎么做或做不做,還是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然所有環節安排機器做好了。”
“我司的根本點是:增加增加增加,各種活動統計監控,因為不增加成本。。。。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任何事情,如果個人缺乏內心的熱情與責任感,流程反而會成為其忽悠或搪塞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