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強國建設離不開高品質的電信服務。電信運營商的服務不僅要保障品質,還應該做到價格合理。在“互聯網+”的熱潮中,李克強總理敦促運營商提網速降網費,但時至今日,運營商的回應還不能讓社會普遍滿意。
一段時間以來,電信運營商基礎設施投入劇增,成本回收壓力較大,這肯定會對服務降價產生不利的影響。運營商的挑戰前所未有,壓力又是多方施加的。電信規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運營商的業務選擇。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電信運營商受困于固話業務和移動業務牌照的獲得。非對稱競爭的規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讓運營商失去了一些機遇。電信規制政策仍在變化之中。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基礎服務的鐵塔公司怎么運作,結算價格如何確定,等等,都會對運營商的業務帶來影響。
運營商同業間的競爭雖已大幅度增強,但整個市場仍然是寡頭壟斷市場。這樣的市場,同行業之間在價格的選擇上有一定的默契。你不降價,我也不降價,就是經常選擇定價策略。運營商競爭的壓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行業之外。相關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另類競爭。不同行業業務之間的可替代性,例如,數據業務替代語音業務,微信業務取代短信業務,大大增加了運營商未來的不確定性。
中國運營商現狀如此。未來以及未來的未來會怎么樣?新技術的出現可能讓管道和平臺建設成本大幅下降,而讓運營商的優勢喪失殆盡。現實中,電信運營商早已不甘心只做管道和平臺,而推出諸多增值應用業務。這些業務與其他企業自然也有競爭關系,但由于體制機制,增值應用業務的發展還很難說已經具備明顯優勢。
運營商生存的優勢需要重新確定。只想著占領現在的管道和平臺,恐難以應對未來挑戰。“流量經營”模式不適應“互聯網+”發展的要求,會讓運營商最終失去優勢。運營商的傳統業務仍然要堅持,但不要指望這會給企業帶來根本性的變化。運營商必須在業務再造上作出艱難選擇。傳統業務所區分的通話國內外漫游,隨著技術進步和地球村時代的到來,已越來越沒有意義。從長遠來看,運營商不能只盯著漫游收入,還需另辟蹊徑。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讓較低的電信資費政策得到根本的落實,唯有降低電信運營商的成本,同時加大電信業務的競爭強度。創新轉型才能真正降低企業成本。但是,企業怎么才能有動力呢?這一切,都需要有效的電信行業規制政策,以形成有效的激勵相容機制,讓企業在實現社會所需要的電信服務定價目標的同時,能夠將所節約成本中的一定比例轉化為利潤。這種機制的形成并不容易。企業可以從創新轉型中獲利多少?此間規制政策的選擇既不能脫離市場結構,又要考慮運營商實際情況。電信服務價格的目標選擇同樣既要考慮全社會“互聯網+”業務發展的需求,又不能脫離電信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