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10月底東風汽車在武漢主場和華為大陣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不同,11月10日長安汽車在華為深圳總部與該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雖然華為有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華為與長安、與東風簽訂的戰略協議并無二致,只是因為華為高層時間安排不開,人員出席有所差異。
但顯然從表面上看,無論是從華為出席儀式的管理團隊,還是從協議簽署之前雙方在車機系統的研發合作程度上,東風與華為戰略合作確實要“宏大” 些。如果從合作范圍來看,除車聯網、智能汽車之外,長安合作協議增加了國際化業務拓展、流程信息化、信息化建設等領域協同創新內容。
東風汽車與長安汽車同為“四大汽車集團”,為何卻任由華為“一妻多夫”呢?長安汽車CIO馬軍表示,在互聯網時代排他性的思路應該發生改變,汽車企業與互聯網應該是合作共贏的。
“長安汽車與華為合作當前側重點在企業的網絡構建、網絡安全、信息化設備,華為將利用自身全球化經驗及資源為長安汽車提供全球化發展的經驗分享及技術支撐。”長安汽車副總裁張競競告訴記者。
馬軍補充到,這不是說在車聯網、智能汽車方面的合作不重要,幾個方面也是會同步推進的。
車企與IT巨頭
分工開發智能汽車
根據易觀智庫報告預測稱,到2015年,中國汽車產量規劃將達2500萬輛,車聯網應用和服務滲透率或接近10%的臨界點,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
去年12月份,華為在上海正式發布了車載模塊新品ME909T,宣布其正式進軍車聯網無疑給互聯網和汽車兩個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華為終端有限公司MBB產品線副總裁劉曉濱此前表示,華為對車載模塊的開發大概是從2011年開始加大投入,至今每年有上億元用于研發,華為對車聯網市場是長期投入而非短期行為。
與此同時,國內汽車企業在車聯網、智能汽車單獨開發上顯得力不從心,紛紛尋求互聯網企業戰略合作。在經過多次談判后,10月17日,東風汽車率先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分“三步走”打造情感化自動駕駛的智慧汽車。為保障合作的進度,雙方已有明確分工:東風汽車公司側重于產品的集成與應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側重于產品的開發與生產;在具體項目開發時,雙方共同制定項目開發計劃,指定人員進行項目管理,做到開發同步。
在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簽署之前,東風與華為已完成了首款智能車機系統的研發工作,并已經將其搭載到了將于11月份上市的東風風神AX7上,為東風與華為戰略合作作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5G時代:
華為提前搶占汽車移動端
緊隨其后,11月10日,長安汽車與華為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在車聯網、智能汽車、國際化業務拓展、流程信息化、信息化建設等領域協同創新,展開跨界合作。
在選擇戰略合作伙伴上,華為為何來者不拒呢?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孔凡忠告訴記者,華為現在是為5G時代來臨做準備,“4G是手機端,5G方向就是汽車移動端,華為與多家車企合作能很好的搶占汽車移動端口”。
目前,全球各大通信大國已啟動5G研究,國際電信聯盟(ITU)積極推進5G需求、技術和頻譜等標準化前期研究,主要國家和企業紛紛啟動5G研發與推進工作。
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認為,真正的車聯網需要大容量、高速率的5G網絡作為支撐,華為司目前正與寶馬汽車進行合作研究。就現階段而言,通信網絡還無法把人與物、物與物實時連接起來,帶寬還不夠,速率也不夠,網絡還有延時現象,還無法實現自動駕駛、安全駕駛等真正的車聯網場景。
為此,華為將在未來5年內繼續投資6億美元加大研發5G技術,目前已在包括加拿大、英國等地為5G投入200多位研發人員。公司為5G設定的目標至少是,一個基站的容量要達到目前4G的1000倍,消費者端可以獲得10G的速率。
業內人士分析,未來5G時代的車聯網,不僅將要實現安全連接、自動駕駛、導航,甚至可以在汽車頂端裝一個基站,讓車成為通信網絡的一部分。
華為助力長安
拓展海外業務與信息化管理
長安汽車又為何選擇華為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呢?從2003年開始,長安汽車在北京、上海、重慶、意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諾丁漢、美國底特律,建立了24小時不間斷的全球研發體系。同時發力南美、俄羅斯、伊朗等海外市場。但在海外業務中,不同的溝通環境和市場規則給長安汽車探索海外市場帶來了較大的困擾。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豐富的海外市場經驗”,張競競表示,同時,依托華為全球化服務渠道,為長安汽車海外分支機構提供國際廣域網鏈路租用方案、網絡及安全設備、設備運輸、設備維修保養、咨詢服務、現場技術支持等服務。
此外,華為將與長安汽車積極分享在流程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實踐成果,在企業管理的各領域加深與長安汽車的交流和合作,同時,為長安汽車提供滿足需求且有技術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而在信息安全建設方面,華為將加深與長安汽車的交流和合作,為長安汽車提供包括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和技術體系、解決方案和產品服務。
“現階段,長安汽車自主研發的inCall3.0智能行車系統也正在調試,我們會利用雙方的優勢來優化配置。”孔凡忠告訴記者,inCall3.0智能行車系統明年將全面搭載到睿騁、逸動等自主乘用車上,未來的inCall4.0系統更是由華為來協助提升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