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度云宣布了“ABC”戰略。在外有亞馬遜、微軟、谷歌,內有阿里云、騰訊云的云市場中,以“ABC”入局的百度云能否彎道超車?
百度云
11月30日,百度云智峰會在京召開,百度云以更為完整的生態的面貌面世。
近半年來,百度對云業務做了一系列的動作:7月,百度正式對外發布了百度云計算的戰略,10月進行了品牌的升級,從百度開放云正式命名為百度云。
此次發布,亦是百度繼今年7月百度云推出天算、天像、天工之后,天智平臺的正式亮相。
在百度云聯席總經理劉煬看來,這是一次厚積薄發。“我們的技術孕育期很長,但商用卻是從今年開始。”劉煬介紹道,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方面,百度每年都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支持,并且已經擁有了深厚的技術積累。
對于百度云,百度寄予了厚望。
錢景
在已有的云平臺世界,外有亞馬遜、微軟、谷歌,內有阿里云、騰訊云,就連京東、美團也加入到云局中來。
如今,風頭最勁的當屬亞馬遜的AWS。來自調研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2016年一季度的數據顯示,AWS占到市場云市場31%的市場份額,微軟、IBM及Google三家則共占22%的市場份額。
從云計算概念開始,已經至今20多年,而微軟、亞馬遜以及谷歌研究云計算也是在10年之前,如今已成氣候。
云平臺第一次獲得外界關注,是出現在2015亞馬遜的財報中。亞馬遜財報顯示,一季度AWS營收為15.7億美元,盡管只占亞馬遜總營收的7%,卻為亞馬遜貢獻了49%的利潤。而到了四季度,AWS營收增長了70%,達到24億美元。
這讓大家從云平臺上嗅到了“錢景”,阿里巴巴的財報則增強了這一誘惑。
阿里巴巴集團11月公布的財報顯示,阿里云營收14.93億元,增長率為130%。付費用戶數量增長至65.1萬,連續6個季度增幅超過3位數,付費用戶數量同比增長108%。
在業內人士看來,云已經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摩根士丹利近期的報告稱,阿里云的單獨估值已達390億美元。該行預估,未來五年內,阿里云的營收將突破185億美元,成為阿里巴巴的下一個增長極。
亞馬遜甚至預測,云平臺業務將有望在營收上超過電子商務業務。
入局
比阿里晚了3年進入云市場的騰訊,則對于云平臺前所未有的重視,在2015年表現的尤為突出。
2015年是騰訊集團主推“互聯網+”戰略落地的一年,黑君在翻閱騰訊“互聯網+”的新聞報告時,無一例外地看到了騰訊云的“身影”。
另一方面,騰訊云基因與阿里云不同,起始的方向也有不同。騰訊云早期從其熟悉的社交和游戲行業入手,結合騰訊消費級業務優勢形成不同的垂直云體系,如游戲云、視頻云、媒體融合云、金融云、政務云等。覆蓋了LaaS、PaaS、SaaS各個層級,云服務器,云數據庫,CDN,云安全,云存儲。近年來,騰訊也將內部的研究成果融入到云平臺中,包括之前的優圖人臉識別。
比起騰訊,百度直到2014年才認識到云服務的重要性和價值。盡管如此,百度董事長李彥宏仍然擔心,云計算賺不了錢。
直到今年7月,百度云計算戰略發布會。李彥宏坦言自己曾反思過,“在過去的很多年中,百度一直在旁觀云計算市場,但是當時我們覺得云計算太簡單,是個苦活累活臟活,不值得進入。但是過去兩三年來,事情發生了變化。云計算的市場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市場,而包含了更多技術能力”。
自然,此時云服務市場的競爭也不再那么簡單了,不僅有國外的巨頭AWS、微軟的Azure、Google云,還有國內的領先者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就連京東、美團也加入到這一陣營當中。
在外界看來,此時的百度切入時機已晚。一位不愿具名的同業稱,“行業的發展已經日上三竿,有人覺得還是清晨時刻。”
機會
這和百度的認知并不一致。
百度CEO張亞勤認為,云服務猶如一場馬拉松,現在只是開始了2公里,盡管已經出現領先者,但這是一場長時間的競跑,百度認為時機不算晚。
百度以云為基礎,以天算、天像、天工的智能平臺,基礎云是云基礎設施,天算是智能大數據平臺,天像是智能多媒體平臺,天工是智能互聯網平臺,以及融入了人工智能的天智平臺。
而張亞勤更是認為,百度在云計算的Laas、Paas和Saas上“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而百度多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成果將融入到百度云之上。
百度云還有機會嗎?黑君認為,從兩個方面還能看到了希望:
第一個機會來自于平臺的生態化、即提供技術、產品更加全面。
《財經》雜志在近一期的文章中指出,從云服務商的角度來看,IaaS的同質化,令其必須向PaaS擴張。當用戶獲取計算、存儲和網絡等基礎能力后,他們需要大數據分析等更高級的能力。同時,PaaS服務也會為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帶來更高的毛利。季昕華表示,與IaaS相比,PaaS的毛利可以提升一倍。
此前提供行業SaaS解決方案的廠商也會向PaaS拓展,谷歌和Saleforce是典型廠商,國內如北森、金蝶、用友。因為SaaS的標準化雖然可以降低成本、保證運維水準,但是PaaS可以通過定制化滿足企業用戶的復雜需求。
新的云巨頭很有可能從率先完成IaaS、PaaS和SaaS三個層面覆蓋的云平臺公司中誕生。
第二機會來自于客戶選擇,目前,客戶傾向于多平臺發展。據悉,越是重量級的公司在選擇云生態時,更趨向加入多個云生態,如神州數碼、SAP、埃森哲、世紀互聯、亞信、Avaya、戴爾、金蝶及三大電信運營商,都選擇了同時加入多個云生態,如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等。
但這也意味著,殘酷的“云戰爭”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