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云計算加速商業化應用的進程中,云進入人們日常衣食住行的每一個環節,大眾對云計算已不算陌生。近日,云計算也登上知名媒體《財經》封面,文章指出,在全球云計算戰場中,阿里云復制了亞馬遜AWS的成功之路,已能夠與亞馬遜AWS正面交鋒,其他云廠商均在奮起直追,但目前暫時難以望其項背。
筆者嘗試通過此文理清現階段云計算行業的國際競爭形勢,但細讀文章發現,該文更多是通過對比中國公有云市場突出阿里云優勢,卻將優勢運用在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的國際戰爭上,未免有失偏頗。不過,這也給了筆者一個思考緯度,如果單就中國云計算市場,客觀地分析整個公有云的趨勢和格局的話,究竟哪家公司能在未來占據主動呢?
毫無疑問,亞馬遜AWS等外商云在國內落地難,因此阿里云擁有很大的機會,并能夠在初期展現強大的先發優勢,但是阿里云已經強大到沒有對手嗎?筆者認為并非如此。
從生態規模和市場體量來看,目前能夠對阿里云發起挑戰的首先是騰訊云。騰訊云最近的集中爆發也明顯論證了這點,先是在計算奧運Sort Benchmark競賽上,騰訊云刷新4項世界記錄,將阿里云去年的紀錄整體提高了2-5倍;再是騰訊發布的第三季度最新財報顯示,騰訊云服務收入同比增長超2倍,對比阿里云11月公布最新營收同比增長130%,騰訊云增速也趕超阿里云。
從更宏觀的角度出發,阿里云和騰訊云在戰略、生態、技術上則各有千秋,短期內也難分伯仲。
戰略緯度:對BAT來說,云計算都已成為戰略級業務,其中阿里和騰訊動作都有對標的態勢。前者有馬云站臺云棲大會,后者有馬化騰出席云+未來峰會,這將有利于聚攏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云端產業盛宴,享受云端紅利。因此,在這一點上,二者能夠持平。
生態緯度:騰訊云和阿里云均脫胎于各自母公司的業務,因此雙方的擅長領域也與此保持一致。騰訊云從社交出發,在游戲、視頻、移動業務等互聯網領域中取得了領先地位,而借助QQ和微信兩大平臺,順利切入互聯網+領域,在政務、金融乃至傳統行業都有著相當多的機會。阿里云則從電商出發,在金融領域中也有一定的積累。雙方在各自擅長領域都有著足夠的空間。不過互聯網+作為國家策略,可能會享受到政策紅利。
技術緯度:作為兩家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里在技術領域都有著長遠的積淀,而兩家所提供的云服務都是從各自的發展中錘煉而來。從產品角度來看,二者都能夠提供目前業界最全面的云端產品和解決方案。在這個角度上,二者差別不大。不過業界也有聲音指出,騰訊是工程師文化,而阿里本質是營銷文化,這可能決定著在后勁上騰訊更被人看好。
從以上三點來看,比起還沒真正進來的亞馬遜云們,腳踏實地且呈現爆發之勢的騰訊云,將會是阿里云真正的、值得正視的對手。不過整體來看,云計算行業仍然是一片藍海,AT爭霸而非一家壟斷,對于云計算市場會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