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舉行的第十三屆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公司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表示,全球數字經濟轉型將帶來萬億級市場,在2016年這個數據將達到1.5萬億美元,華為將通過全面云策略實現數字化轉型。
華為每年的全球分析師大會,主要和業界探討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并同時發布對應的公司戰略。去年,華為推出了全球聯接指數(GCI),并輔以戰略執行。這其中包括4.5G、5G、物聯網等方面的技術與產品。
華為本次發布的最新GCI指數顯示,數字基礎設施能有效促進經濟的有質量增長。GCI 上升一個點,國家競爭力提高2.1%,國家創新力提高 2.2%,國家生產力提高2.3%。
徐文偉指出,數字經濟指經濟活動由數字技術驅動。數字經濟正以每年10%的增長速度發展, 是全球經濟增速的三倍以上。
那么,華為如何從如此龐大的市場獲取價值呢?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表示,在數字化轉型下,華為未來將把所有已有的產品及解決方案云化,實現電信運營商、企業內部不僅互通互聯,最終打通企業自身與外部的數據連接。形成設備、網絡、運營、業務、體驗的全部云化。
日前,華為發布了2015年年報。這家年收入近4000億元的傳統IT公司在轉型ICT上已初見成效。
從收入結構來看,運營商業務向來是華為最大收入來源,受益于全球4G網絡的部署,2015年華為該項業務收入2323億元,同比增長21%;企業業務收入276億元,同比增長44%;消費者業務在2015年異軍突起,收入達1291億元,同比大增73%。數據顯示,華為2015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08億臺。來自IDC的數據,2015年Q4廠商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華為以1790萬臺位居第一。
可以看出,華為未來的增長并非單獨某個業務,而是在底層電信設備(運營商)、企業數字轉型(云服務)、用戶入口(終端)三方面同步進行,挑戰在于如何把這些業務有機結合并云化,并形成解決方案賣給客戶。
過去半年,各家想進入云計算市場的互聯網巨頭在各個城市之間來往穿梭,向地方政府大力灌輸智慧城市、數字時代等新奇概念,希望能在未來的云計算市場提前插足,華為也發布了公有云。
與其他云服務提供者不同的是,華為的自身技術研發可能是其最大優勢,搭配“被集成”戰略,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去年華為研發總投入達到596億元,占總收入的15%。
其挑戰在于,國內已涌現出眾多中小云廠商,主要提供云計算管理軟件方面的產品,但難以提供規模化的云服務。如何整合這些云服務商是構建云生態面臨的另一大挑戰。
安全也是中國云計算領域需要克服的一大挑戰。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之前表示,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云計算能否成功應用的關鍵。
此外,對于攻克向美國這樣重量級的市場則是長期挑戰,畢竟在通信業,美國市場的地位不容忽視。目前,華為正在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