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一直認為外界對微信抱以了過多不切實際的希望,同時又錯把來往視為對陣微信的主要武器。最近阿里宣布成立螞蟻金服集團,以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和信用系統為支撐,正逐步建立包括支付寶、支付寶錢包、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及籌建中的網商銀行等品牌在內的移動生態系統。至此,我們才逐漸清楚在O2O領域甚至整個移動電商方面,螞蟻金服才是阿里對陣騰訊的主要武器。
支付切入對陣社交切入
微信之所以被我們在電商方面寄予厚望全賴微信巨大流量,尤其微信朋友圈號稱每天數億的流量更是令無數電商從業者眼饞。但我們在討論微信流量之時恰恰忽略了其社交流量是否真的具有電商基因。
對于電商企業而言,需要的不僅僅是流量本身,更多的還是需要具有購物基因的流量。而對于用戶而言,微信更多是扮演著社交工具,提起微信用戶第一想到的是社交通訊而非電商,也因為此,無數商家利用微信公眾平臺試圖進軍移動電商領域,但多數都不了了之,原因也在于此。
而我們對比淘寶,用戶上淘寶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購物,如此過來的流量的購物轉化率非常高,具有精準的電商流量或許才是真正贏得移動電商的關鍵。
此次螞蟻金服則選擇將支付作為移動電商的主要切入點,也是試圖以支付來吸引更多具有購物基因的流量,畢竟一切電商最終都是要以支付作為行為終點的。接下來可以預見的是,會有不少商家選擇與支付寶合作,在紅包以及優惠券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由此也揭開了支付寶與微信在移動方面競爭的新局面。
搶占線下渠道
雖然各家對于O2O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已經成為業內公認,即線下渠道乃是整個O2O的關鍵所在。
其實在今年夏天筆者去青島,已經發現支付寶在于青島本地最大的便利店友客進行合作,消費者在店里購物可直接通過支付寶付款,而接下來支付寶已經開始在北京與好鄰居等便利店合作。用戶在收銀臺只需要打開付款碼,商家掃碼機直接掃過就可完成整個付款流程,方便簡單。通過此支付手段支付寶以最快速度在搶占線下商家渠道,畢竟相比線上資源,線下資源是極其稀缺的。搶占資源之后,隨后在O2O方面的開戰在具有可能性。
同比微信支付當然也不甘示弱,也推出“刷卡”功能,也旨在對線下渠道的爭奪。但相比之下,微信錢包與支付寶相比又有不少弱點。如微信錢包雖然綁定了將近兩億的銀行卡,但由于整個微信電商生態的不成熟導致多數用戶依然把微信錢包當成搶紅包的工具,通過微信購物的比例少之又少。而相比之下,支付寶已經成為網購人群的必備工具,多年的經營也使得其在安全方面給予用戶充分的保障,也因為此,支付寶在線下的渠道布局才有足夠勝算。
線下渠道關系到雙方在移動電商領域的是否能突破現有局面,而只有在線下渠道建立通暢關系,其未來移動電商才具有足夠的想象力。
電商數據對陣社交數據
上文筆者也分析到,支付寶是以支付為切入點的電商生態圈,而微信則是以社交為切入點的電商生態圈,這也表明雙方在移動時代對于數據方面的傾斜。
對于電商行業而言,用戶的興趣愛好等社交數據固然重要,通過這些數據也能比較清楚分析用戶的興趣圖譜,方便為用戶推薦最合適的產品。但我們其實又忘記了,用戶的興趣愛好很大程度上是不能等同于購物傾向的。比如,筆者平時愛看紅木家具相關知識,僅從興趣愛好數據似乎可以判定筆者可能是紅木家具的潛在購買者,但如果推送給筆者相關產品信息,相信基本都是無用的,因為囊中羞澀是買不起昂貴的紅木家具的。這也就告訴我們,在移動電商時代單純的興趣的數據是很難放映出用戶的購買需求的,于是,我們不光是要有興趣數據還要有購物數據。
所謂購物數據,即用戶在購物過程中產生的瀏覽習慣,成交產品的價格、質量等信息。也是真正能反映出用戶是否為某產品潛在客戶的重要指標。因此,筆者認為,在電商領域我們不光要在基于社交的用戶興趣數據方面大做文章,更多還是要采取從購買力入手,以購買數據為電商主要切入點,社交數據為輔的策略。
而由此,支付寶與微信在移動電商領域中的高下立現。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得出,支付寶接下來將扮演阿里在移動電商領域全線阻擊微信的重要工具。而對于微信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市場之爭,而是努力盡快搭建穩定健康的電商生態。有了生態接下來一切才有可能,否則一切均是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