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云計算的服務模式之一,PaaS的市場規模遠遠小于其他的兩種服務模式,即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和SaaS(軟件即服務)。Forrester近期的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PaaS的市場規模為8.2億美元,而同期IaaS和SaaS的市場規模分別為29.4億美元和212.1億美元。不過,在未來的兩年,PaaS領域有望昂首走出一條陡峭的成長曲線。Forrester預測,到2013年,PaaS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3.8億美元,是2011年的三倍。
事實上,從2010年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軟件供應商將注意力投向PaaS領域。2011年,這種對于PaaS的研究更趨深入化,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企業環境中嘗試基于PaaS的應用部署。
日前,拿云時代科技集團首席戰略官Dave Nielsen在訪華期間就PaaS的發展及其面臨的現實挑戰向記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作為云計算領域重要的研究者和推動者,Nielsen是硅谷云計算組織CloudCamp的聯合創始人。CloudCamp是一個非贏利的線下社區,目前該組織擁有300余名會員,每年在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舉辦超過百場的云計算研討會。
PaaS為什么不流行?
與IaaS和SaaS相比,PaaS擁有與生俱來的獨特性,這為其帶來了諸多應用部署的優勢。例如,PaaS所營造的獨立于操作系統的應用模式很好地解決了系統升級和防病毒的問題,屏蔽了繁雜的系統管理工作;由于服務被PaaS所管理,用戶無須建立數據庫;系統還內置了備份、冗余等機制等。更引人關注的是,PaaS提供的是一種更高效的應用模式,與IaaS模式相比,PaaS架構中一個虛擬機上可以運行多個應用,多租戶模式使應用僅在需要時才會運行。
雖然這樣或那樣的優勢不勝枚舉,但PaaS卻似乎總是流行不起來。針對這一問題,Nielsen認為,運營模式的差異性有待被用戶接受是一方面的因素。此外,PaaS的實踐者在配置、編排、部署和版本控制等方面面臨著更為艱巨的任務。“而從另一個角度看,目前PaaS的開發者還面臨著被單一編程語言或者開發框架鎖定的問題。同時,應用開發沒有標準的對象與服務,數據的移動也相當困難。”Nielsen說。
用改變打破迷局
過去數年間,PaaS自身的技術局限性為其真正走向普及制造了諸多障礙。而在應用優勢不斷被認可的今天,PaaS需要用突破自我的改變來跨越這些現實的阻礙。在Nielsen眼中,目前正是PaaS走向變革的關鍵時期。“PaaS的供應商應該從以往的失敗中汲取經驗,不僅要提供對多編程語言、多開發框架的支持,還要支持現有的代碼并擴展服務支持。”他說。
Nielsen強調,PaaS層應該與IaaS分離開來,這樣對廣大開發者而言更為有益。與此同時,PaaS應同時支持公有和私有應用環境,企業用戶可以在公有環境中進行開發和測試,隨后將應用部署在私有環境之中。“除此之外,開源或許能夠為PaaS的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驅動力,但目前具體的路徑尚不清晰。”他說。
“在未來的3到4年,全球或許會涌現出上百家PaaS供應商,但最終能夠生存下來的也只有三、四家而已。目前,Force.com、Google App Engine和微軟Azure這些知名的PaaS供應商只是取得了早期的成功。”Nielsen說。Nielsen預測,未來PaaS市場的發展或許會重現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的成功軌跡,其技術會像VBA那樣嵌入到每個應用之中。雖然對象不同,但平臺卻是同一個。
Nielsen同時預測稱,新的原生PaaS和遺留PaaS將會共存,并且PaaS市場整體有望呈現“長尾”競爭的格局。“具體來說,就是行業PaaS市場被大型集成商所壟斷,同時小型軟件開發商也在不斷涌現,在市場中制造更長的長尾。小型軟件開發商將為PaaS市場的壯大貢獻更多創新的靈感,同時也有望宣告‘騎士’時代的回歸!”Nielsen說。
PaaS的定義
PaaS(平臺即服務)致力于向消費者交付部署在云基礎設施上的各類應用,這些應用可以是企業自行創建的,也可以是用供應商支持的編程語言和工具創建的。消費者不需要管理或者控制包括網絡、服務器、操作系統和存儲在內的底層云基礎設施,但是需要對已部署的應用,以及可能的應用托管環境配置加以控制。
PaaS供應商的任務是:向平臺消費者提供和管理云基礎設施和中間件,為平臺消費者提供開發、部署和管理的工具。
注:該定義來自NIST(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伴隨PaaS相關技術的演進,這一定義仍在不斷地修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