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消息,Marketwatch.com周五發表題為《網絡泡沫破滅15年后的科技產業現狀》的評論文章,指出網絡泡沫在15年前的破滅,并沒有阻礙科技產業的創新發展。科技產業如今已進入到快速發展的新階段,計算已成為整個科技經濟的命脈。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隨著近年來科技公司估值的飛速增長,無論是硅谷還是外界都萌發出一個突出的問題:“我們是否又進入了另一個泡沫?”
15年前的這一周,網絡股泡沫開始走向破滅。MarketWatch對整個科技產業進行診脈,并同上世紀末網絡泡沫破滅時的情況進行比較。許多業內人士對此問題的剪短答復如出一轍:即便是存在泡沫,如今和當時的泡沫也不完全相同。
在過去的幾年間,科技股股價與初創公司估值的飆升,主要歸功于企業借助了移動技術與云計算的合力,有點類似于當年PC與互聯網推動的泡沫一樣。雖然就公司市盈率和市銷率而言,一些移動和云計算技術公司的股價可能有點偏高。但是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和企業為技術花錢方式的改變,如從一次性支出轉向月付費模式,能夠解釋它們為何有著高估值的原因。
此外,不能把如今的高估值與過去網絡泡沫時期的高估值簡單的進行比較。目前市場中存在一些高估值的企業,它們的市盈率與當年思科接近300倍的市盈率相當。但如今市場中也存在一些較低估值的公司,原因是投資人從當年的網絡泡沫破滅中吸取到了經驗和教訓。
基金公司Jacob Funds首席投資官瑞恩·雅各布(Ryan Jacob)表示,“過去,我們投資是因為我們看好互聯網時代的明天。如今,互聯網時代已有了更明確的定義。”
美國當前的科技股市場似乎主要有三家公司來定義:蘋果、Alphabet和亞馬遜。雖然硅谷目前還擁有數以百計的科技公司,但是這些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們卻紛紛表示,新一代的創始人們總是能夠提起當年史蒂夫·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在車庫中制造主板的故事。
雖然華爾街的觀點出現了一些變化,但華爾街依然也對科技企業的高估值存于顧慮。在網絡泡沫時期,寄希望于企業能夠上市,風險投資公司曾以超高估值投資初創公司。不過我們從網絡泡沫破滅中真正學到的,是泡沫的破滅并不會阻擋我們一生中的技術革命。
上一輪泡沫破滅時,有些網絡股失敗了,或者是在短期內未能達到市場預期,但是科技成為了新千年普通消費者和企業用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科技經濟專家、市場調研公司Rubin Worldwide首席執行官霍華德·魯賓(Howard Rubin)就此表示,“科技公司可能會起起伏伏,但是觀察整個科技產業,就會發現它必將會保持高速的發展。這是另一個邊界線,而計算已經成為整個科技經濟的命脈。”
科技股估值
目前的證券市場與15年前有一個共同之處:科技公司占據了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最大權重。2000年3月,科技公司占據了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總市值的35%。如今,雖然科技公司的權重比例降至21%,單依舊是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中所占權重最高的版塊。在科技公司之后的是金融類公司,所占權重為16%。
本世紀初,受益于互聯網概念的推動,用任何一種計算方式計算,科技公司的估值都可以用蠻來形容。如今,科技公司已成為了賺錢的企業,而且一些知名大型科技公司的市盈率,已經低于整體市場水平。雖然蘋果的市值目前超過6500億美元,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但這家公司的市盈率卻非常低,僅有13.2倍。
不過這并不是說熊市就不會來臨,或者說整體科技股都被市場低估。
2000年時,市場中市值最高的五家科技公司分別是微軟、思科、英特爾、甲骨文和IBM。當時,它們的市盈率分別達到78.7倍、271.4倍、65.9倍、177.6倍和28.5倍;市銷率分別為25.9倍、39.2倍、15.8倍、26.3倍和2.5倍。其中,僅有英特爾和IBM兩家公司派息,股息率僅為0.08%和0.39%。如今,市值最高的五家科技公司分別是蘋果、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微軟、Facebook和甲骨文。它們的市盈率分別為13.2倍、26.4倍、20.4倍、54.7倍和14.8倍;市銷率分別為3.0倍、7.6倍、4.7倍、22.4倍和4.6倍。其中,蘋果、微軟和甲骨文向股東派息,股息率分別為1.7%、2.7%和1.5%,均超過了美國一年期國債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五大科技巨頭的估值,與整體市場的估值相當。雖然Facebook的市盈率依舊很高,但是在五大科技巨頭中,有三家的市盈率都低于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