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ISV和SI在企業移動化和企業互聯網化的大環境下異常焦慮,現有的B/S架構產品移動化的過程緩慢且充滿失敗風險,創新的產品又不得其法而遲遲無法商業化。行業變化更是眼花繚亂,當正在艱難的組建iOS與Android的開發團隊準備開發App的時候,微信又擾亂了向移動轉型的步伐,盲目的重復投入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項目延期甚至失敗……
中國企業軟件領域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革命,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但是這種慘痛失敗的戲碼、這一幕幕在不同的傳統公司不停的重復上演。ISV和SI不想重蹈覆轍,就要認清別人失敗的原因,歸結起來無非是三個方面:
1、 移動開發團隊組建步履維艱
想做移動App開發,傳統ISV或SI面臨團隊重組的壓力,因為既有團隊的知識水平和項目管理方式與App的開發需求格格不入。傳統軟件和企業信息化系統90%以上以B/S架構為基礎,現有團隊的知識結構以Java、PHP和HTML5等傳統網頁技術為主,不具備App開發的能力,轉型成本巨大。而重新組建做App開發的iOS與Android工程團隊存在“人難招”和“成本高”的問題!更何況移動App分平臺開發的特性對開發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差的情況是這些企業勉強組建的移動開發團隊剛運作起來,稍有經驗的團隊成員面對各種互聯網公司的誘惑而紛紛跳槽,因為互聯網創業公司的文化以及待遇都更具吸引力。缺人-缺能在移動轉型中干出成績的人,成了令大中小ISV和SI管理者頭疼的頭等大事。如何讓既有團隊吐故納新,逐步“能做”直至“做好”移動轉型是傳統企業軟件領域平滑轉型的關鍵。裹足不前或者大破大立都不是最明智的選擇。
2、 Web時代的成功經驗是移動時代的負資產
面向移動時代很多新組建的垂直領域軟件公司并沒有老的B/S架構的束縛,但是通常這些公司的核心團隊成員還是以傳統ISV和SI時代的骨干為基礎,這些人有經驗、懂市場,在創新的企業移動化和互聯網化方向上想一展身手。但是很多時候B/S架構時代經驗成了負擔、甚至負資產。HTML5的興起給了一些傳統ISV團隊做移動的能力,剛好也可以復用一些B/S架構的經驗,但是正是經驗害了這些創新業務。眾多的企業軟件公司在移動創新實踐上,先基于HTML5開發個手機網站,然后外面加一個native的App外殼,實際上等于寫了一個簡單的瀏覽器再把基于Web的手機網站嵌套在里面。
盡管這種延續傳統Web時代經驗的做法帶來了業務更新的便利性,但是與此同時徹底犧牲了移動背景下的“優質用戶體驗”“豐富的設備功能”“高效的通訊能力”等等SOLOMO(Social Local Mobile)相關特性。Web套殼的App,永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移動APP更談不上創新的移動App。目前國內融資順利的數個SaaS領域創新公司無不是在創新上充足的發揮了移動特性,而不是簡單的新瓶裝舊酒,包裝概念假裝做業務。所以經驗是把雙刃劍,能夠延續價值同時也抹殺著創新能力。傳統ISV在移動轉型上這種表現尤為突出,經驗特別是技術經驗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移動創新的負資產。
3、 “搬家式”的移動化思路是徹底的錯誤
新一輪的企業軟件領域革命是以“云+端”架構為技術基礎的,而業務革新以“O2O”為最突出的代表。“創新”貫穿著企業互聯網化的整個脈絡,有很多企業在移動化的過程中做了一些創新,但是企業移動化只是企業互聯網化的一個中間狀態,絕對不能當成最終目的。比如我們不能說“屈臣氏做了App,就算在O2O的大環境下完成了向互聯網過度,如果不做模式創新和徹底的互聯網化改造,做了App的屈臣氏還是我們熟悉的商場中的那個屈臣氏。”
對于傳統的企業軟件領域更是如此,固有PC端的軟件不能因為可以在移動端使用就說搬家式的移動化就是企業互聯網化創新的全部,反而這種飲鴆止渴式的做法會影響真正的創新。縱觀今天互聯網的格局(因為移動已經成為互聯網接下來10年最重要的載體,因此不再區分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過去10年曾經風光的網站被大量的留在PC時代,例如人人、豆瓣甚至QQ、新浪和網易,取而代之的是陌陌、微信、Zarker、我叫MT等等移動創新業務。
因此無論是我們今天說的狹義的互聯網抑或是企業軟件或傳統企業,真正互聯網化的未來就是基于創新的技術、產品以及創新的模式,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而“搬家式”的移動化思路,很多人很多企業還是盲目跟風,沒有分清楚業務未來的發展需要的到底是“企業移動化”還是“企業互聯網化”,本質上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中國企業軟件領域的互聯網化革命到達爆發點
“去IOE”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軟件領域公認的趨勢,逐漸變成潮流。但“去IOE”只是一種表現,根源來自“企業互聯網化”變革的需求。企業互聯網化,不僅需要“互聯網的思路”、“互聯網的人才”,更需要“互聯網的技術”。而互聯網公司是很少使用或者幾乎不用IOE這種高度集成化的技術產品的。同樣,傳統企業軟件市場,向互聯網邁進的過程中,必須擁抱互聯網的技術,這就加速了“去IOE”的步伐。
傳統的ISV和SI接下來面臨的轉型困境不是一時的,而是“非生即死”的轉折。企業互聯網化過程中對“云+端”“云端一體”的迫切需求,讓傳統ISV和SI不知所措。如果傳統ISV以及SI不能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盡快掌握移動開發的能力,那么剩下的價值就只是維護好既有B/S架構的企業軟件產品,保障客戶既有業務的安全。而服務企業互聯網化變革,打開新市場的機會則留給了眾多后來者和有創新能力的互聯網公司。
但是這一階段也出現了一批幫助傳統ISV和SI向互聯網領域轉型的公司,賦予他們服務企業互聯網化市場的能力,例如像SDN領域的云杉科技這種銷售云平臺產品的公司,幫助傳統IDC從主機轉向云服務市場。再比如眾多的B2D面向開發者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如個推、七牛、云之訊、ping++等,將某個領域核心的互聯網能力以服務的形式開放,幫助簡化企業互聯網App的開發難度。還有像APICloud云端一體的移動應用平臺,賦予眾多掌握網頁技能的工程師快速開發高品質App的能力,讓傳統ISV和SI順利實現技術和業務轉型。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哪怕是在中國。
在國外,企業軟件市場的變革更是徹底,雖然前不久瘋傳的Oracle以440億美金收購Salesforce是個謠傳,但是從側面都能體會傳統ISV和SI對企業互聯網化變革的寒意,云服務的率先崛起帶動了一大批創新型公司快速殺入企業互聯網化市場,成就了眾多創業者。而國內,這一趨勢剛剛引爆,接下來市場看到的將是“大量的死亡和大量的新生”。
那你,傳統ISV和SI的朋友,你會是重生的那一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