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他們是企業大數據的看門人和運用者,是制造業、商業智慧升級的IT引擎,“數字掌門”欄目講述CIO們的故事。
CIO,這個舶來品,在中國究竟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CEO的后備軍,還是“Career is over(職業已結束)”,爭議已多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互聯網+概念的熱炒,CIO們的心又開始躍躍欲試了。不想當CEO(首席執行官)的CIO不是好CIO,但首席執行官的位子能那么容易坐上去嗎?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正在徹底改變企業的經營模式。知名咨詢公司埃森哲曾言,“所有商務都是數字商務”,當App、電子商務、社交網絡讓企業與客戶前所未有的親密時,信息與數據爆炸式向企業涌來時,CIO們遇到了自己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大的機遇:是借助數字化浪潮,成為企業核心,在向CEO的道路上更進一步?還是被CMO(首席營銷官)、CFO(首席財務官)們搶去權力,在企業中被邊緣化。
CIO的成功之路
“據我所知,一半以上的CIO有著想當CEO的心。”上海信息行業協會秘書長陸雷與CIO們打了近20年的交道,在他看來,負責為企業收集并研究信息的CIO,具有成為CEO的天然條件。
CIO成為CEO并非個案。2012年,7天連鎖酒店的新任CEO林粵舟,便完成從CIO到COO(首席運營官)到CEO的職業發展三級跳,讓同行們艷羨不已。
“這條職業道路是打通的。”江南造船廠副總工程師鄭冬標告訴《IT時報》記者,即便在傳統制造領域——造船業,也有類似案例,剛剛到任不久的中船重工總經理孫波,早些年便曾負責大連船廠的信息化管理。
他者的挑戰
互聯網+時代,CIO真正的機會或許來了。當海量的數據如潮般涌來,企業面臨巨大的數字機遇和威脅,數字化在戰略、領導力、組織結構、人才、財務等幾乎所有方面都提出了問題。原本在傳統概念中處于“后端支持”的CIO,開始向業務導向、技術引領轉型,成為CEO的夢想可能因此得以實現,但同時也面臨著職業變化所帶來的領導力挑戰。
“現在營銷部門是許多公司實現增長的核心引擎。”隨著企業對客戶數據越來越重視,收集這些信息的IT支出將有很大一部分由CMO(首席營銷官)負責,著名咨詢機構Gartner預測,2017年,CMO在IT方面的開支將超過CIO。
大數據時代,企業如何很好地采集和利用消費者數據來實現精準營銷,是每一個CEO必須深思的問題。同樣,無論是CMO還是CIO,誰能“馴服數字龍”,為企業帶來大量新價值,誰就會擁有一個更新的角色和更大的可信度。
“CMO和CIO究竟誰更重要,其實是個偽命題。”陸雷認為,信息流是新時期企業發展的核心,真正意義上的CIO,一定是企業內外部數據的最終掌控者,在某種程度上,CIO和CEO的職責是重疊的,依據大數據對企業流程再造,將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紡織業發達的青島,“紅領”是老品牌了,但其用了10年的時間,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大數據信息系統,可以為每一位顧客按需定制服裝,每天定制2000套,將服裝行業由大規模標準化生產變為大規模定制。陸雷告訴《IT時報》記者,其成功的原因便在于,CEO干了CIO的活,由一把手親自再造整個流程,并通過IT的方式體現,“反過來說,真正的CIO如果能完成這樣的任務,他一定也具備了成為CEO的能力。”
預備軍何時轉正
然而,中國的現實情況是,大多數被冠以CIO,或者被認為是CIO的企業IT管理者,并非真正的CIO,“CIO,顧名思義,應該屬于決策層,在國外,一定是VP(副總裁),但在中國,很少有企業給予CIO如此高的位置。”鄭冬標認為,這是限制CIO發揮功能的最大障礙。
在上海大學,最近新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上海大學信息管理委員會,作為學校信息化建設、業務流程整合的最高權力部門,由校長掛帥,上海大學信息化辦公室主任徐偉所在的信息管理部作為信管委的秘書處負責執行。“信息管理委員會,而不是信息化管理委員會,一字之差的意義在于,它管理的不是IT技術,而是信息和數據。”徐偉介紹,一切數據都是學校的資產,信委會的工作是以業務流帶動數據流,最終實現對學校的有效管理。
“如今,絕大多數企業一把手并未意識到信息的重要性,CIO在他們看來,并不是首席信息官,而是電腦部主管,在中國的企業中,真正的CIO,不超過5%,更多的人,我們稱之為CIO預備軍。”陸雷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當數據協同成為企業命脈時,“預備軍”轉正的機會來了,至少5年之后,CIO預備軍們才可能成為真正的CIO,10年之后,CIO成為CEO將會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