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芯片來監測日常健康
一家健康管理機構的李姓顧問表示:她所在機構創立于2012年,所有智能健康監測分析儀器,均是自主研發的,涵蓋了血液、體能、精神狀態等多個分領域。
“植入芯片是我們新推的項目,其實不會很痛,就跟打針一樣,一下就沒事了。”她介紹道,“光是過去這一個多月,就有十幾位會員接受植入了這一款芯片。我們推廣期間內優惠價格只要6999元,芯片終生免維護、免充電。無副作用,十分方便。”
而在另一家健康管理機構,一名頭發花白的男士在專屬健康顧問的指引下,拆下了佩戴在手上的一枚黑色手環,交給了在場的一位檢測人員。在用數據線連接上電腦之后,一份含有大量圖表的分析報告就出爐了。
“那個是分析睡眠用的。很多失眠的會員都能夠得到專業的建議,通過大數據分析后調整個人飲食和作息,改善睡眠狀況。”負責接待的業務經理介紹說,這款智能手環一個月僅需充電一次,價格399元。是他們機構的熱銷產品,頗受工作壓力繁重的人士歡迎。
隨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想要借助科技手段,管理、改善健康狀態的需求越來越大。無論是可穿戴設備,還是可植入芯片,用戶都希望能在專業智能儀器的幫助下,了解身體狀況,提前預防疾病。但是,這些儀器設備真的靠譜嗎?
唬人的高科技有多神奇?
“(芯片)打進去倒不很疼,也沒有異物感,反正這是高科技,咱也不懂呀。”
三個月前,胡先生在深圳一家健康管理機構植入了健康分析芯片。如今,他每周六都會來這里讓設備“掃掃”手臂,看一看過去一周內血液的變化情況。
這款號稱能夠生成大量分析數據、圖表的掃描設備,外形和普通的平板電腦十分相似。只是看不到機器上有任何商標、Logo,對方解釋是機構自主研發的專利設備。
然而,這些健康管理機構宣稱國外訂購,或者“自主研發”的高科技智能設備,技術壁壘遠比想象中“簡單”。
以之前一位健康顧問極力推薦,外形像類似平板體重計為例,有專業人士指出,這其實就是一臺如假包換的智能體重計。
在測量完用戶體重信息之后,通過無線連接APP,查看體重、體脂比等身體質量指數,即BMI。“本質就是量體重的,BMI的計算方式也十分簡單。”助理營養師楊喬雅介紹,“BMI指數”是用體重數除以身高后,平方所得出的數字,是目前最常用衡量人體胖瘦及健康程度的標準。如今有不少智能體重計產品都具備BMI分析功能。
另一種需要赤腳接觸使用的分析儀器,楊喬雅推測是一臺專業的人體成分分析儀,常見于各大康復中心、養療中心、健身中心,設備價格在數千元至上萬元不等。
盡管部分儀器設備能夠監測用戶身體狀況,輔助運動鍛煉,卻遠沒有商家宣傳的那么夸張,也不是所謂最新的智能科技產物,更無法分析“各種東西”。
只是花錢圖一個安心
48歲的黎添在深圳經營著一家電子工廠,去年一場大病,讓他開始重視身體健康問題。
“說句實話,隨著年齡增加,我很怕得病,更怕那些大病。”因此,他從今年初開始,就在一家健康管理機構花了15000元辦理了年度會員。
“說白了,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也是圖個安心,心理作用罷了。”他說。對于機構所宣傳的儀器、設備效果,他都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包括健康顧問最近推薦的可以24小時監測的“植入式芯片”,他也在考慮中。
隨著部分高消費人群日益重視健康問題,大量打著科技、智能旗號的健康管理機構、科技產品也在不斷涌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些科技產品在一定程度上給用戶帶來了相對合理的運動計劃、生活方式以及內心上的慰藉。但這些產品和服務也帶來一種依賴,導致部分用戶盲目相信儀器數據,將自己的健康寄托在了這些“黑科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