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以色列IVC風投研究中心最新報告顯示, 2017年中國對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的投資交易有43宗,總額達5.96億美元,而2016年的42宗交易合計約5.43億美元,而2013年則為26宗交易,總額2.32億美元。
不過,根據IVC數據,2015年來自中國的并購占以色列全部并購交易的8%,而在2017年時這一比例下降至1.1%,即便剔除英特爾收購Mobileye的交易,這一比例也只上升至3.5%。從過去5年的數據來看,中國的并購占以色列全部并購交易比例僅約為5%。
報告聯合發行方、ZEG-S&W律所高科技產業執行合伙人Shmulik Zysman指出,隨著中國監管改革明確規定了技術投資的規則和建議,投資以色列的資本尤其是中國的資本將會增加。
光控Catalyst中國以色列基金主理合伙人顧克文(Edouard Cukierman)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投資以色列的主要是美國的資本,而現在中國資本(數量、金額)正在逐漸增加。
今年來中資加快投資以色列芯片企業
在Yigal Arnon&Co律所合伙人Ezra Gross看來,近年以色列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對以色列的投資機會感興趣。這種興趣似乎集中于獲取戰略性知識產權。
Ezra Gross舉例稱,2017年中國化工收購了以色列農化公司ADAMA100%股權,該企業是全球最大非專利農藥企業。盡管去年自中國收緊對外投資以來,來自中國的投資有所放緩,然而近期隨著促進技術發展的產業投資法規的放開,似乎又重新激起了中資對以色列公司的興趣。今年4月,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引導對外投融資基金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鼓勵投融資基金按政策導向開展業務,特別是帶動中國優勢產能、優質裝備、適用技術等輸出,提升中國技術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
另有不愿具名的風險投資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18年第二季度以來,已經有超過5家中國科技企業與以色列的芯片制造商進行過接觸,一些公司希望加快投資的進程。
2018年5月底,GPU數據庫開發商SQream完成了由阿里巴巴集團領投的B輪融資,融資規模達2640萬美元。SQream也表示,將進一步專注中國市場。
IVC分析稱,阿里巴巴是中國投資者的典型代表,他們主要關注以色列的創新,而以色列的高科技行業則認為中國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基本未開發的市場。這種雙贏的局面描繪出了一個可觀的前景。
以色列企業渴望進入中國市場
專注于提升新能源相關設備的工作效率的以色列小企業Leviathan Energy CEO Daniel Farb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交流時表示,中國正在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這讓他覺得應該來到中國與投資者交流、尋求投資,而他也能夠在中國推廣自己的產品。“我有了創意、想法,我就想依靠它成功,中國會是一個好市場。” Daniel Farb說。
光控Catalyst中國以色列基金管理合伙人樊盛妍在前述佛山會議上表示,以色列企業非常具有創新性,此外規模相對而言較小,這使得在和企業交流的時候很容易接觸到管理層,建立交易的框架也比較容易,而其他市場的企業則會經歷比較長的盡調和協商。她同時指出,以色列的管理團隊對技術非常有激情,但在內部管控上相對歐美企業還是會有所欠缺。
此外,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與多名以色列科研企業負責人溝通后發現,在他們看來,中國市場相對歐美市場而言仍比較陌生,在文化和語言障礙方面面臨不少問題,此外在熟悉的商業模式上中國市場與其他市場差別還是比較大。
以色列企業在溝通時往往比較直接,中以雙方都不太適應。同樣獲阿里巴巴投資的Infinity AR CEO Motti Kushnir在6月7日表示,當與中國公司通過電話溝通時,中國公司似乎在說“不”的時候更加困難,他曾花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意識到這點。
Motti Kushnir也表示,進入中國這個新的市場有時很困難,中國投資者會需要評估公司是否是可靠的合作伙伴,阿里巴巴的投資使得infinity AR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具有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