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iq 2400的其他指標也達到了主流水平,采用三星10納米FinFET制程打造的單芯片在398 mm2的面積上集成了180億個晶體管。包含最高可達48顆的高性能64位單線程內核,主頻最高可達2.6 GHz。各個內核由總帶寬為250Gbps的雙向分段閉合環形總線連接,可避免滿負荷情況下出現性能瓶頸。每兩個內核共享512 KB二級緩存(L2 Cache),并有60 MB統一的三級緩存(L3 Cache)分布在硅片上。這種設計顯然面向的是對I/O非常敏感的應用場景。除此之外,Centriq 2400擁有6個DDR4內存通道,32條PCIe Gen3通道和6個PCIe控制器,DRAM內存最高可達768GB。在現場的demo演示展區展示了支持HipHop虛擬機(HipHop Virtual Machine)的Web前端,NoSQL數據庫,包括MongoDB、Varnish和Scylladb、云平臺的管理和自動化,包括Kubernetes、Docker和metal-as-a-service、數據分析,包括Apache Spark、深度學習推理、網絡功能虛擬化等多種應用,從規格數據來看,擁有挑戰市場的潛力。
根據高通公布的數據,在絕大部分測試環節中,2460都能保證在65W左右的功耗。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顯然離不開前文中提到的制程架構因素,畢竟高通2460的晶體管密度相比英特爾8180有48%的優勢。
而如果再考慮一下性價比的話則差異更加明顯。高通不同等級處理器每美元性能在英特爾的鉑金、黃金、白銀三個段位的比拼環節中分別取得了,4倍、3倍和2倍的領先。按照高通的說法,性能不相上下,價格和功耗優勢明顯,Centriq 2400將是一款面向云計算客戶的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
不過筆者在此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由于時間有限,再加上現場演示的數據有局限性,因此筆者目前尚未看到全面的性能測試數據。所以目前不能輕易認同高通的說法,不過根據中科睿芯的說法,同等性能下,采用Centriq 2400系列的一體機價格要比過去使用x86架構的產品便宜大概1/3。從這個角度來看,Centriq 2400在性價比方面的優勢確實存在。
對此,高通方面表示一點問題都沒有,而高通非常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的公司能加入其中來共同做大ARM服務器芯片市場的蛋糕。就像之前在貴州成立的合資公司瓴盛科技,實際上目前就在通過高通的技術授權研發自主的ARM服務器芯片。
筆者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在移動時代,英特爾當時就是被諸多ARM生態公司給聯手絞殺從而被迫退出移動市場。而可以想象,如果高通這一代產品能站穩腳跟,必將吸引大量公司加入其中,而移動時代的圍剿大戲勢必將再度上演,ARM海量的出貨量拉低的成本的優勢將讓X86架構陷入苦戰。就像高通這次在消費級和企業級同時進軍pc和服務器市場,再加上移動平臺,三個平臺的芯片出貨量得是英特爾的十倍以上。當然英特爾這次不會孤單,好歹還有AMD這個冤家一路相隨,只是相比英特爾,AMD好歹也出過ARM架構的服務器芯片皓龍,實在不行叛變x86轉投ARM那是分分鐘的事情,只有英特爾比較尷尬,除了一條路走到黑好像還真沒別的選擇。"
不過在筆者看來,目前英特爾還不需要太過擔心這個問題,畢竟Centriq到底能否在市場站住腳跟都還需打個問號,而且需要注意另一個問題,AVGO(博通)目前看起來是鐵了心要把高通給收了,收購失敗對于高通沒什么影響,如果收購成功,公司文化的磨合,未來市場戰略是否能繼續貫徹執行下去還是需要打個問號。
結束語
高通此次發布芯片可謂本年度服務器市場的最后一場大戲,借助白牌渠道可謂一招秒棋,而主打性瓦比和性價比這兩張牌也著實吸引人,但在筆者看來,從零到一永遠是最難的,也許第一代不會有太大進展,但如果高通可以堅持下去,也許在未來第二代,第三代,我們將看到ARM架構逐漸被更多公司所采用的趨勢,而競爭的加劇,最終將推動整個行業進入一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