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中國政府這兩年借助少數國有半導體企業在芯片行業投入重注有目共睹。但是這個行業是不是有錢就能砸出來呢?當然未必。本文來自Economist.com,由騰訊科技翻譯,小標題為虎嗅所加。文章指出現在擺在不差錢的中國芯片巨頭面前的幾大挑戰:創新文化、國際視野、長期投入的決心,未必都是“國有”性質的公司擅長應付的。
新目標:10年內將芯片內需市場自制率提升到70%
自從197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在斷斷續續地促進本土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但他們的雄心從未像現在這么高,投入的預算也從未像現在這么多。據摩根士丹利估計,在早期的發展計劃中,中國政府1990年代后半期投入的資金不足10億美元。但這一次,根據2014年制定的一項宏偉計劃,政府將向公共和私營基金投入1000億至1500億美元。
此舉的目標是到2030年從技術上趕超世界領先企業,包括各類芯片的設計、裝配和封裝公司,從而擺脫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2015年,中國政府還制定了新的目標:10年內將芯片內需市場自制率提升到70%。
這顯然是一個任重道遠的目標。去年,中國的內資和外資廠商共計使用1450億美元的各類芯片。但中國本土芯片行業的產出僅為這一需求的十分之一。某些高價值芯片領域,中國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包括號稱計算機大腦的處理器,以及汽車內嵌入的堅固耐用的芯片。
政府意識到,要實現這個夢想,必須投資購買國外專業知識為自己所用。最近幾個月,國有公司和各類政府機構都在加緊收購、投資海外芯片公司,或者與這些企業進行交易。1月17日,貴州省宣布與高通成立合資公司,投資約2.8億美元設立一家專門開發服務器芯片的新公司。貴州省的投資基金持有新公司55%的股份。此前兩天,從事芯片封裝和測試的臺灣力成科技同意紫光集團斥資6億美元收購其25%的股份。
中國政府官員認為,由于中國芯片行業過度依賴國外技術,因此發展自主半導體行業是一項戰略任務。他們也都注意到,美國、歐洲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政治家們過去幾年都向自己的本土半導體行業投入了巨額資金。
據估計,中國的實際芯片貿易差額僅為原始數據的一半,因為中國工廠進口的相當一部分芯片都用在了蘋果iPhone和聯想筆記本等產品上,而這些產品最終還是出口到了海外。即便如此,促進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政策仍然符合中國政府的整體經濟規劃:逐步降低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比重,促進附加值更高、更環保的行業發展。
幾家國有企業承擔了重任,尤其是紫光
摩根士丹利指出,成功的半導體公司通常能夠獲得40%或更高的利潤率,而電腦、電子產品和其他硬件的利潤率往往不足20%。所以,如果中國企業設計并生產更多的芯片,并且有朝一日還能像英特爾一樣控制底層技術標準,中國就可以在全球電子行業中享受更大的利潤份額。
在之前促進本土光伏面板和LED照明行業發展時,中國政府曾經為大量本土企業提供了巨額資金,最終引發了產能過剩和價格大跌。這一次,中國政府似乎將火力集中于為數不多的幾家國有企業。例如,上海的中芯國際將成為重點扶植的芯片工廠,而華為旗下的深圳海思半導體則會成為為數不多的幾家獲得重點扶持的芯片設計公司。
但最引人關注的當屬紫光集團。這家從清華大學分離出來的公司過去一年已經成為行業的重中之重,甚至對不可一世的英特爾發起了挑戰。該公司的老板趙偉國出生于新疆,來到北京讀大學后,他在電子、房地產和資源領域獲得了不菲的財富,目前則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兼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僅次于清華大學)。
該公司在2013年漸漸嶄露頭角,彼時,紫光集團斥資26億美元收購了展訊和銳迪科。2014年,英特爾又斥資15億美元收購了這家未來的競爭對手20%的股份。作為這項計劃的一部分,雙方將共同開發移動設備芯片,這也恰恰是英特爾始終落后的領域。去年5月,紫光集團斥資23億美元收購華三51%的股份,這家惠普的香港子公司主要生產數據網絡設備。去年11月,紫光集團又宣布130億美元定增計劃,希望建設一座大型存儲芯片工廠。
頻頻收購
其他中國企業也在大舉收購。芯片封裝公司長電科技2014年斥資18億美元獲得了同行企業新加坡STATS ChipPac的控股權。2015年,國有公司建廣資產管理公司花費相似的資金收購了荷蘭恩智浦旗下的一個部門,后者專門為收集基站生產芯片。由華潤集團領導的財團也向美國仙童半導體發出25億美元的收購要約。但在這場針對外國芯片企業發起的收購大戰中,紫光集團仍是當之無愧的“國家隊隊長”。
“很多人都懷疑我是政府的‘白手套’,”趙偉國最近表示,“但我們其實只是一家以市場為導向的公司。”雖然他淡化了官方對紫光集團的支持,但該公司卻明顯獲得了各種優惠政策:倘若沒有政府的支持,很難想象紫光集團能在未來5年展開3000億元人民幣(約合450億美元)的交易。
與收購國外消費品牌不同,中國在半導體行業的收購交易未必總能受到熱烈歡迎。有報道稱,紫光集團去年曾經斥資230億美元洽購美光科技,后者生產的DRAM存儲芯片被廣泛應用與桌面電腦和服務器。但由于遭到美國政府的反對,導致這項交易未能實現。該公司對韓國SK海力士的收購要約也在去年11月遭到拒絕。去年12月,紫光集團收購了臺灣芯片封裝和測試公司矽品科技25%的股份。
由此引發的抵制情緒促使規模更大的臺灣芯片封裝企業日月光于去年12月對矽品科技發起收購。
面臨比當年臺灣公司更大的難度
至于大陸能否實現這項野心勃勃的計劃,或者能否擺脫對海外芯片技術的依賴,臺灣的經歷或許很有指導意義。從1980年代開始,臺灣涌現出臺積電等許多世界級的芯片代工企業,并且培育了聯發科等活躍的處理器芯片設計商。但之所以能取得這種成功,是因為趕上了好時候:當時的芯片行業正在向設計與生產分離的模式轉變,而臺灣恰好抓住了這一趨勢。但臺灣最近對存儲芯片的大力拓展卻成為了一場災難。美國市場研究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師馬克·李(Mark Li)認為,盡管在世紀之交投入了500億美元資本(多數都由臺灣當局支付),但臺灣公司卻趕上了“存儲芯片的行業性衰退”。
這些公司在追逐市場份額的過程中進一步虧損。從2001至2010年間,全球存儲芯片企業利潤合計為80億美元——但如果去掉三星和SK海力士兩家成功的韓國企業,其他公司的合計虧損接近130億美元。盡管花費巨大,但馬克·李還是認為,臺灣企業的投入還是太小,無法走在技術前沿,而且在盈利上有些急于求成。
浙江大學的道格拉斯·福勒(Douglas Fuller)認為,全球半導體行業最近幾年的逐步成熟加大了中國滲透這一市場的難度。存儲芯片市場的老牌巨頭已經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尤其是在最近的行業整合之后。而芯片本身也與軟件存在關聯,變得越來越復雜,使得中國企業更加難以掌握。日月光COO吳田玉補充道,臺灣企業進軍芯片市場恰逢這一領域大舉擴張之際;而大陸企業要在增長放緩的時候成功滲透進來,難度將會加大。
三大挑戰
ASM Pacific Technology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芯片行業設備供應商,該公司負責人Lee Wai Keong表示,如果中國芯片巨頭想要取得成功,首先就必須從“成本文化轉向創新文化”。在被問及紫光集團能否通過收購獲得前沿技術時,他笑著說:“半導體行業沒有捷徑。”他的懷疑也得到了佐證:中國臺灣、韓國和美國施加的出口限制和其他政策都禁止將最新技術轉移給中國企業。
中國大陸的芯片企業在創新方面大幅落后于全球領導廠商(盡管海思半導體是個例外)。麥肯錫咨詢師克里斯多夫·托馬斯(Christopher Thomas)估計,僅英格爾一家公司的研發開支就達到整個中國芯片行業的4倍。除了投入研發外,中國企業還需要吸引更多經驗豐富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這并非不可能,畢竟硅谷聚集了很多優秀的華裔人才。但如果紫光集團這樣企業想要吸引這些人才,就必須學會如何展開全球化創新,例如,在世界各地設立多個研發中心。
這便引出了第二項挑戰:必須要轉向國際化思維。目前為止,中國企業主要還是迎合繁榮的內需市場。但他們必須為苛刻的全球市場做好準備。即使是中國企業,也不太可能因為芯片產自國內而接受質量不佳的芯片——那些服務于海外市場的企業尤其如此。
最后一項挑戰或許最為艱巨。中國芯片企業必須為長期而艱苦的斗爭做好準備。麥肯錫的分析表明,無論是存儲芯片還是處理器芯片,無論是設計、制造還是分裝環節,全球半導體行業每個領域的全部利潤幾乎都被一兩家頂尖企業攫取——其他企業只能忍受虧損。
或有小成
不過,如果不想浪費150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中國仍有一個比較積極的例子可以效仿,那就是三星。這家韓國巨頭憑借對研發的大舉投入成為了行業巨擘,積累了一系列技術人才,并且長年接受較低的回報。支持者認為,由于政府是主要投資者,而政府主要著眼于整體戰略,而非短期利潤,所以中國企業可以做到這一點。
然而,政府部署這項最新計劃的方式可能還是會遭遇一些阻力。由于之前對光伏面板和LED照明行業的投資回報不佳,導致中國政府此次主要通過少數幾家國有投資基金展開300億美元的初期投資。他們希望這些借助這些中間人展開更具市場導向的投資,而不再像過去一樣附帶過多的官僚色彩。然而,管理這些基金,使之達成目標卻絕非易事。
即便如此,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還是認為,中國企業完全有機會在某些半導體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本土芯片公司可能在電視機、手機和電腦等產品領域擁有優勢,因為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生產和消費方面均占據主導。監管者可能也會對本土標準給予更大的傾斜力度,或者施加本地化內容要求,但風險在于,中國企業最終可能在本土市場十分強大,但依然缺乏國際競爭力。
在DRAM和閃存兩大存儲芯片領域,如果能夠說服一些規模最大的海外廠商達成技術分享聯盟,幫助這些公司克服其所在國政府施加的技術轉移障礙,那就將對中國企業形成促進。從這一點來看,雄厚的資本大有裨益。去年9月,紫光集團同意向美國硬盤廠商西部數據注資38億美元。由于資金來源得到充實,所以西部數據很快斥資190億美元收購了全球領先的閃存廠商SanDisk。
中國曾經在許多支柱產業中扶持本土廠商,但效果卻喜憂參半。在汽車制造領域,政府曾經通過合資方式吸引外國企業與之分享技術,但卻進一步加大了本土企業對外國合作伙伴的依賴。在商用飛機領域,國有大飛機公司中國商飛花費多年時間投入巨資開發飛機,但仍然沒有推出成品,等到正式面市時,可能已經過時。
在許多芯片業務領域,中國企業最終可能在技術上實現趕超,但卻有可能因為產能過剩而給整個行業帶來沖擊——一如之前的光伏面板行業。正如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師馬克·李所說:在主導整個市場之前,中國不會停止。但趙偉國卻毫不諱言自己的野心,他最近聲稱:“芯片行業正在進入巨頭時代,整合速度正在加快。”他明確表示,希望紫光集團成為最終活下來的少數巨頭之一。是騾子是馬,最終將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