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際芯片巨頭紛紛對中國芯片市場進行深耕,尤其是最近幾日,國外芯片行業的動作更是頻繁。1月17日,美國高通公司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在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今天,英特爾和清華大學、瀾起科技簽下了研發新型通用CPU的新年第一單。
而與之相比,國產芯片則顯得備受冷落。盡管近幾年市場上總會突兀地出現幾家國產芯片企業的信息,但大都是類似“中科紅旗倒閉”這樣不好的消息。
提起國產芯片,總給人一種老舊而遙遠的感覺。在我國的芯片市場中,國產芯片漸漸失寵,而國外芯片如英特爾、高通等反而很受歡迎。國產芯片市場衰落是多種因素導致的。那么,這些因素都是什么?而我國的芯片行業又該如何扭轉當前的頹勢呢?
一、政府“溺愛”致企業衰落,缺乏商業資本致國產芯片現頹勢在幾個月前舉行的CNCC(中國計算機大會)上,談到關于國內芯片市場的問題時,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曾說:“政府應該干啥,應該在黑暗森林里圍個籬笆墻,構建一個小森林,把國外芯片擋一擋”。
這番言論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被很多媒體解讀為“胡偉武又在向國家要政策”。其實胡偉武也許只是想要表達政府應該適當地對芯片市場進行調控而已。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國家對于國產芯片行業的“溺愛”程度。其中,龍芯是比較典型的代表。
在本世紀初,全球進入了個人電腦普及的時代,加之南斯拉夫使館被轟炸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導致中美關系陷入低谷。國家與市場的迫切需要讓許多人意識到擁有自主研發的芯片的重要性。
在這一背景下,龍芯團隊誕生。雖然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將1000萬元花光,但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績。2002年8月,“龍芯一號”正式運行,這意味著中國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處理器芯片。
此后,“龍芯二號”又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誕生,其在space CPU2000(當時國際公認的CPU測試軟件)上的分數超越了當時的Intel奔騰2處理器。
由于龍芯系列的芯片取得的優異成績,其領頭人胡偉武也走上了人生巔峰,獲得了“五四青年”獎章、“中科院杰出青年”等一系列輝煌榮譽,而龍芯團隊也獲得了“杰出成就獎”等多個獎項。
但是,就在所有人都覺得龍芯應該一路輝煌下去的時候,陰霾卻逐漸顯現。本來確立的穩扎穩打路線卻轉變成了追趕英特爾技術指標的大躍進。此種心態讓龍芯偏離了方向,逐漸沒落。
龍芯在想要成為中國的英特爾的同時,卻忘記了英特爾之所以能夠一家獨大,是因為其擁有30余年的技術和市場經驗,以及一個強大的盟友--微軟。
此外,國家對龍芯也是多有偏愛。比如2009年時,國家曾計劃采購150萬臺“龍芯”電腦,而且政府對龍芯的研發計劃也是時常撥給經費。
在政府的支撐下,龍芯產能一路飆升至幾十萬片。然而當時有很多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龍芯就像孩子,而政府就像家長,如果不把孩子送到社會上去鍛煉,那么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從今天國產芯片的狀況來看,這種擔心并非杞人憂天。在如狼似虎的商業環境中,龍芯等國產芯片企業依靠慣了政府,不肯斷奶,導致其失去了進取的銳氣,逐漸形成頹勢。與當年的豪情萬丈相比,如今的國產芯片企業似乎更安于眼前的狀態,頗有獨善其身之意味,這顯然與全球芯片行業風起云涌的形勢大相徑庭。
另外,從本質上來說,商業市場的推動力應該是資本而非國家政策。由于資本需要實現最大化地增值,所以它會自動尋找最能賺錢的一切因素。它掙得的是真金白銀,而非科技報告、研究成果等含有過多水分的東西,而國產芯片企業缺少的恰恰就是這種推動力。
最后,由于個人PC市場的風潮已過,個人電腦消費市場嚴重飽和,導致芯片在個人PC端市場形勢低迷。許多家庭N年都不換一臺電腦,反而是手機頻頻更新迭代。這就讓芯片又失去了一個大市場。
那么,面對此種頹勢,各方該如何扭轉乾坤?
二、企業主動投身市場競爭,眼光放長遠或可扭轉頹勢客觀來講,一個商業公司若想取得成功,需要體制、人才以及順應趨勢。但是現在國產芯片企業的問題就在于政府扶持過于用力,沒有商業資本推動,以及國外芯片行業巨頭紛紛在中國布局,可謂“內憂外患”。
胡偉武認為,政府應該擋住國外的企業進軍國內的步伐。但是,在商業市場中,外患不是僅僅靠“擋”就能解決問題的。即使是擋,政府也只能擋住一部分。何況這種辦法和當年大禹的父親鯀治水時使用阻塞的法子一樣,就算一時能起到效果,終不及大禹疏導的辦法來的徹底。
同理,政府應該適當放手,讓資本去主導市場。這樣,才能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優秀的外來企業能夠激發國內企業的斗志,就像獅子和羚羊,永遠在斗爭中磨礪自身的能力,這才是正確的方式。
另外,許多國內機構更加傾向于與國外的芯片企業進行合作。由于國內的芯片從技術、質量上都遠低于國外,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對國內的芯片企業進行投資和研發。
這就很容易形成一種死循環趨勢。國外企業與國內機構強強聯合,而國產芯片企業無人問津。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長此以往,必然向著更壞的方向發展。
雖然目前技不如人,但是在當今,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所以國內企業必須將眼光放長遠。
比如華為就正在著手布局芯片行業,其旗下的海思半導體正在進行SoC(系統單芯片)的開發、GPU(自有繪圖芯片)以及記憶體產品。
大企業牽頭研發芯片,其他企業跟進,這樣才有利于將國內芯片行業由低價同質化企業轉為技術型企業。
曾經在一片叫好聲和接踵而來的榮譽中,人們都忽略了其實中國的核心軟硬件產品與國外仍存在幾個英特爾的距離。例如當時龍芯團隊使用的EDA(芯片設計軟件)大都是國外企業的產物,而負責流片生產的中芯國際使用的關鍵制造設備,也都是由國外引進的。
盛名之下,難副其實,是國內芯片企業的現狀。尚未開始產業化的芯片行業,逐漸偏離了市場軌道。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政府、資本、企業的共同發力,方可扭轉頹勢,讓中國芯片真正在技術上、質量上做到上乘,讓“中國芯”在全球芯片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