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中國是半導體的最大消費國,占全球芯片需求量的45%,供內需與外銷之用。然而,中國90%以上的芯片需求仰賴進口集成電路。中國的集成電路公司較晚進入半導體市場,約落后其他國家20年,因此在這個成功與否依賴規模與學習效率的產業里,中國一直都還在苦苦追趕其他競爭對手的腳步。中國政府曾多次嘗試建立一個本地的半導體產業,但都未能開花結果。不過,現在看來,不管是產業或政策方面,都已出現轉機。
如今,中國設計的低成本智能型手機正充斥著市場,例如中國設計、采用Android系統的電話在五年前還是默默無聞的小兵,現在卻已經拿下50%的全球市場。聯想集團在2014年初先以23億美元收購IBM名為“x86服務器”的低端服務器業務,再以近30億美元從Google手上買下MOTOROLA移動部門,這些重大收購案在顯示硬件客戶群正移往中國。
從汽車、工業控制到企業設備等,各個產業的跨國企業都紛紛在中國大陸建置設計中心,以貼近消費者并利用中國本地人才。麥肯錫的調研結果顯示,50%以上的個人計算機以及30%至40%的內建系統(常見于汽車、商業、消費者、工業、醫療應用程序中)都含有中國設計的內容,包括由中國企業直接設計或是由國際公司的中國研究室研發。隨著設計活動持續移往中國,中國很快就能左右全球高達50%的硬件設計(包括電話、無線設備、其他消費電子產品)。
無廠半導體公司亦正在中國崛起,以服務本地消費者。舉例來說,總部設在上海、設計手機芯片的展訊通信有限公司,以及總部設在深圳、專門供應華為,也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設計公司之一的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都是近幾年快速成長的本地設計公司。
本地晶圓廠則呈現緩慢但穩定的成長。隨著三星、臺積電、德州儀器等國際公司紛紛在中國設廠,一個真正的技術集群區正逐步形成,而國內廠家如上海華力微電子、中芯國際、武漢新芯等國內大晶圓廠可望因此而受益。
以市場為基礎的政策
之前由政府帶頭的投資活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中國政府現在采取以市場為基礎的投資方式,也就是說,由專業人士決定以獲利為目的的投資基金如何配置,但仍會配合政府的政策目標。中國政府官員已經組織了一個獨特的專門小組,負責制定一套積極成長策略。該小組也已經協助發展出一個政策框架,目標是在 2020年前讓該產業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20%,而政府亦可能在未來的5至10年內提供最高1萬億人|民|幣(17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
為了避免像以前一樣出現一盤散沙的窘況,中國政府將致力培植全國冠軍企業/大省,也就是半導體市場各關鍵領域(包括設計、制造、模具、封裝與測試)的佼佼者,以及幾個有潛力形成技術集群區的省份。
舉例來說,國營的紫光集團近來買下了中國前四大無廠半導體公司其中的二家(2013年以17億元買下展訊通信,再以9億元買下銳迪科微電子),就是計劃要將這二家合并。新政策框架特別鼓勵國內在封裝與測試領域內的整合。
對半導體業的影響
中國政府于2014年6月公布了國家新半導體政策的主要框架,其細節及對產業發展的長遠影響尚有待觀察。中國半導體業將從而躍上國際舞臺,還是繼續落后于其他競爭對手呢?中期而言,可能會出現三個效應。
1、本地化的壓力上升
中國政府力促全國冠軍企業/大省形成的意圖將有利中國本地企業。根據業界估計,2015年時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電話將由中國原始設備制造商設計。在這種全國冠軍企業模式下,國內供貨商的低成本策略及強大的本地技術支持對制造商而言會更具吸引力。
2、對二級企業而言,會出現更多伙伴關系的機會
過去中國政府與半導體相關的政策多不優惠國際公司,不過現在,中國政府領導人開始理解到這個產業需與國際級的技術公司合作,以加強本地人才的培育與供應。因此,他們比過去更愿意接受能讓國際公司與國家冠軍企業達到雙贏的安排。
3、中國企業會越來越積極進行國際并購
的確,中國企業很難不靠外資就徒手建立一個完整且有競爭力的半導體價值鏈,但中國光靠與國際企業合作可能也達不成政府目標。中國應該會持續積極尋求取得國際知識產權及專業技術的機會,以移轉回國內。
跨國企業該如何因應?
雖然近幾年多數國際半導體大廠已大力投資在中國的營運,但是很多公司仍未能充分發揮實力,特別是銷售與營銷以外的部門。鑒于上述之未來政策及產業趨勢,建議大型跨國公司持續加大他們在中國的布局。
從最迫在眉睫之處著手,也就是思考中國政策轉變的可能效應,企業領導可以反思的問題包括:貴公司的營運該如何與中國政府的新計劃相配合?您在中國的關系是否良好到可以讓您預知國內政策轉變可能帶來的風險?
與市場相關的問題包括:面對中國客戶特別的購買喜好及供貨商管理哲學,貴公司是否掌握能爭霸群雄的產品計劃?貴公司是否能跟本地公司一樣,快速響應中國消費者的新需求?隨著國際客戶紛紛在中國大陸建置設計中心,貴公司是否能跟著您們的客戶移動?
與能力相關的問題包括:貴公司如何利用中國的制造及設計人才以在中國國內,甚至國際上,大放異彩?貴公司在中國的領導階層的能力與授權是否跟總部相當?貴公司的國際領導人跟中國市場之間是否有足夠的連結、經驗及認識?貴公司在中國的人才庫有多充實?
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各企業到了中國,都會因其在市場上的不同角色及地位,而各自面臨獨特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