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可穿戴之父Pentland為什么自己不戴可穿戴設備?還直言吐槽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太差”?用戶為什么會擔憂會受到不當使用造成安全問題,或者企業濫用用戶數據的問題?可穿戴設備不得不引起我們思考:其精度的門檻和大數據的隱私問題如何解決?
在百度百家的“THE BIG TALK”上,“可穿戴設備之父”和“全球七大大數據專家之一”阿萊克斯.彭特蘭(Alex Pentland)來中國做客,深入討論了關于可穿戴設備與大數據的結合。其中有兩個話題是我十分關注:可穿戴設備的精度和大數據的隱私問題。
Google Glass可謂是讓大眾正式了解了可穿戴設備,而這項產品的誕生正是出自彭特蘭的學生Babak Parviz。彭特蘭的PPT中可以看出,其實驗室早在20年前便已做出智能眼鏡的雛形,同時提出了可穿戴設備要結合時尚化,可謂走在時代前端。
雖然被稱為是“可穿戴設備之父”,但他本人卻是不戴可穿戴設備的,甚至直言吐槽“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太差。”這讓最近在關注該領域的我不禁汗顏,但從現場的一個簡單的測試就能看出目前可穿戴設備有多么“不靠譜”,用小米,Nike等四家手環來進行幾百米的走路和跑步的布速,四家設備的測試結果均與人工測試數據產生較大的偏差。
在彭特蘭所認為的可穿戴產品的瓶頸中,傳感器、電池的壽命以及低功耗的藍牙都是問題,其中無法提高可穿戴設備的精準度稱為十分嚴重的弊端。
這讓人聯想到最近傳感器Leap Motion入華時的體驗。Leap Motion是面向PC以及Mac的體感控制器制造公司Leap發布的體感控制器,產品能夠更精細地捕捉手指的27節指骨,即便是非常精細的關節小幅運動都可以精準的操作,在操控機器人和頭戴式VR顯示器中仍表現出色?;蛟S目前的可穿戴設備仍需要與這類更加精準的傳感器企業合作才能提高精準度。
對于大數據的隱私問題,多數人談起時會表示擔憂會受到不當使用造成安全問題,或者企業濫用用戶數據。在彭特蘭看來,隨著新的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個人數據會被更好的使用,關鍵問題在于誰來控制我們的數據?
彭特蘭指出,數據使用的核心在于讓政府、公司、消費者和公民三方面收益。他分享在50年前,用戶去銀行辦理業務,需要本人到銀行,通過紙質的蓋章的文件處理身份和個人信息,這種相對滯后的信息傳播方式較難造成個人數據泄露。
但60年代以后有了電腦系統,使得傳統的路徑變短,通過網上的電子簽名就可以調取中國數據庫的信息,公司很容易獲得個人數據,消費者很難了解數據流向那里,個人沒有控制權。
這時需要有監管的法律法規控制個人數據的傳輸,對于個人數據處理,要像處理黃金、白銀、股票一樣小心和謹慎,要建立法律體系進行監管。企業要獲取用戶的數據需要通過政府審核或者其他的機構進行審計,其使用數據進行承諾的事情,之后要進行撤銷。
對于個人數據信息的共享,彭特蘭在麻省理工建立了一個類似于Open PDS(Plant Design System)的系統,主要為個人提供上傳數據的服務。舉個例子,用戶佩戴可穿戴設備所上傳的數據可以自主進行量化,以前這些數據是由設備制造商控制的,但現在由個人控制可以公開多少。設備制造商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將數據提供給其他人。
例如PDSD(創傷后壓力心理障礙癥)的人群會擔憂其健康數據被公司用于商業化用途,但他們可以自主控制數據分享,在朋友之間進行分享。而對于兒童信息,家長都會謹慎發布兒童的位置信息,但可以通過安全網絡與其他家長分享兒童之間外出游玩的訊息。
歸根到底,彭特蘭認為解決大數據的隱私性問題,需要解決數據的控制權,而這也同時需要一個可靠的平臺能解決用戶管理個人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