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的發牌既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也意味著經過漫長的15年征程,我國上演了一部自主標準的TD產業從澆灌、到發芽到成長直至枝繁業茂的“奮斗史”。TD-LTE規模商用之旅已然真正開啟,伴隨著TD一起“風雨同舟”的芯片產業,也將掀開新的篇章。
TD-SCDMA尋求自主之路
TD-SCDMA為國內芯片企業提供了從產品、人才、技術全面累積的機遇,為后續演進打下了伏筆。
我國在2G時代由于缺乏自主標準,受制于歐洲標準GSM和美國標準CDMA,雖然擁有體量巨大的市場,但到頭來卻“只為他人作嫁衣”。因而,從最初TD-SCDMA標準的推出,到獲得國際電信聯盟確定為3G通信標準,再到3G牌照的發放,TD-SCDMA一舉打破長期以來移動通信產業的歐美壟斷格局,不僅為中國在3G通信時代奏出了“自主”最強音,也為未來4G的產業化和規模商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在TD-SCDMA發展初期,參與廠商大都是國內廠商,技術儲備和經驗積累相對不足,無論是手機芯片廠商還是手機整機廠商在產品性能上都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但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淬練,也為國內芯片企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從產品、人才、技術全面累積的機遇,為其后續的演進打下了伏筆。聯發科技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表示,TD-SCDMA是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3G通信標準,這給中國芯片企業帶來了特殊的發展機遇。同時,本土化的標準制定給中國芯片企業帶來不少優勢,在技術儲備、研發水平等方面不斷提升。
經過幾年的拼博,TD-SCDMA產業發展可謂煥然一新。Marvell移動產品總監張路表示,經過磨練,各廠商的技術能力都得到了很明顯的提升,產品在中國的現網環境里得到了充分磨合,各廠商對于產品品質的要求也精益求精。由此可見,TD產業的發展對中國企業和相關人才培育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9年在3G牌照發放后,在中國移動的強力推動下,經過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的共同攻堅,TD-SCDMA網絡的建設和優化基本完成,TD芯片和終端市場呈現出日益活躍的景象。
TD-LTE打開更廣空間
國內芯片企業在3模市場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之后,最終會向5模進發,循序漸進的發展更為有利。
從3G到4G的演進,既是產業發展必然,也是時代的命題。2012年1月TD-LTE正式成為4G國際標準,不僅有利于TD-LTE技術在全球的進一步推廣,也為中國引領移動通信產業的發展帶來全新的重要機遇。
而TD-LTE面臨的環境與TD-SCDMA已不可“同日而語”。一是成熟度已遠遠超過了TD-SCDMA網絡當年剛剛開始部署時的成熟度。張路表示: “在芯片的成熟度和手機形態的繁榮程度上,TD-LTE相比TD-SCDMA都要強很多。”章維力也指出,TD-LTE終端芯片正在朝著大規模商業化發展,大部分芯片廠商開發的芯片已接近大規模商業化的水平。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多模環境下的性能、功耗和穩定性方面,要靠不斷的技術進步和優化來提升。
由于FDD暫未發牌以及中國移動終端策略的改變,為國內芯片廠商留出了新的騰挪空間。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表示,在終端策略上,5模13頻可作為高端產品的必備,但可把3模、4模手機作為普及型的產品,因為大量用戶更關注成本,漫游需求也少,這樣國內芯片企業就會有空間參與競爭,獲得進一步錘煉。當通過3模市場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之后,最終會向5模進發,循序漸進的發展更為有利。而且業界應多為國內芯片廠商提供一些開發驗證的環境,加快提升FDD功能芯片開發能力,未來才有望在多模芯片方面與國外巨頭同臺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