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省、市的相關部門開通了投訴、舉報、咨詢、故障排除、糾紛或突發事故報告等熱線電話,為的是政府和部門與百姓之間鋪起一條信息通道。這條通道,在一定程度上讓百姓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務。然而,“號出多門”的熱線服務,帶來的是百姓記電話號碼難、資源浪費、多頭受理、服務受限等問題。相較于“號出多門”,“一號通”節約了政府和部門的資源和服務成本,同時百姓用起來時,最起碼不必再為記那么多的電話號碼而犯愁了。
公共服務熱線“號出多門”也好,“一號通”也好,目的是為了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從現實來看,有的地方和部門的服務熱線,不管是“號出多門”還是“一號通”,難打進、效率低。有的當你拔通電話時,提示的不是話務員忙,就是無人接聽,而所留的語音信箱,又提示說信箱已滿,有的是把百姓反映的問題推來搡去,這樣的熱線“熱”得讓人難以接受。
當人民群眾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首先撥打的是公共服務熱線電話,這不僅體現了百姓對政府和部門的一種信任,也寄托著百姓對政府和部門的期望。可是,在百姓拿起電話請求援助時,要么根本無人接聽,要么是繞人、急人、氣人甚至恨人的電子錄音廣告語,要么是把百姓反映的問題推來搡去等,如此這般,不僅對求助者是一種傷害和打擊,同時,對政府和部門自身的公信力也是一種損害。
公共服務熱線連萬家、連民心,其服務水平和質量的好與壞,反映的是政府和部門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由“號出 多門”改為“一號通”,這種路并軌式的改變,體現出的是便民意識的提高。然而這種改變,只是便民形式的改變,實現公共熱線“一拔通”更有必要,因為百姓更在意的是其服務效果,也因為,“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執政為民”等理念的體現也不是根植于某種形式本身的。如果不能實現公共熱線“一拔通”,或“號出多門”,或“一號通”都不會發揮真正的作用來,百姓也不會歡迎。
新華報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