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移動轉售業務,成立鐵塔公司,到年末又允許民資進入寬帶接入市場,2014年電信業試水市場化改革比往年來的更加深入與猛烈。遙想當年,中國電信行業的改革無非就是幾家運營商間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現在其改革將進行由上及下的市場化嘗試。
網業分離的預備式
鐵塔來了,這件事不僅在電信行業掀起大討論更是讓每個電信人具有了危機感,去不去鐵塔成為了電信人茶余飯后交流的重點。
如在通信人家園論壇上,各種有關鐵塔的帖子均成為了近期最熱的帖子,不僅發帖的人多,回帖的更多。從中明顯感到電信人危機感不斷增強,KPI壓力巨大,工資增長緩慢,再加上運營商未來發展前景黯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求出路。
眾所周知,由于移動互聯網興起,OTT應用增多使得原本牢牢把控著用戶與外界交流咽喉要道的運營商不再具有主導優勢。傳統的電信運營商經營模式不能滿足快速的市場變化。語音,短信業務的快速下滑以及國內人口紅利消耗殆盡,原有的既履行普惠式覆蓋義務不論經濟價值如何在各地興建基站等基礎設施,又要對國有資產負責保證每年盈利能力的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大潮中已經做不到輕裝弄潮了。
而鐵塔的出現雖然能夠緩解運營商建設壓力,但鐵塔的出現也為運營商帶來了新的挑戰。鐵塔公司建立初衷只是降低鐵塔建設成本,提高站址利用率,實現共建共享,但并沒有限制鐵塔公司只能向三大運營商出租鐵塔。
這就意味著一旦有別的公司獲得了運營資質便可以向鐵塔租用站址,自己搭建基站,組網,就不必像現在虛擬運營商一樣受制于三大運營商了。
今年5月,國務院批轉發改委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任務意見中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深入研究和準確定位國有企業的功能性質,區分提供公益性產品或服務、自然壟斷環節、一般競爭性行業等類型,完善國有企業分類考核辦法,推動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的市場活力和國際競爭力。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技術經濟規律,有序推進電信、電力、石油、天然氣等行業改革。
擋住民資的閘門正逐步松動
從去年底,工信部試點移動轉售業務,到今年本月開啟的固網寬帶接入轉售試點,電信業更加市場化,更加開放的信號越來越強烈。
在發放移動轉售業務試點批文時,工信部就指出,移動通信領域是目前電信業發展最重要也是最活躍的領域之一,隨著轉售企業進入移動通信市場,將會與基礎企業出現一定程度的競爭。我們希望這種競爭是良性的,如果轉售企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靈活、創新的優勢,抓住發展機遇,不斷實現業務和服務創新,就能夠實現與基礎企業共同發展,將移動通信市場這塊“蛋糕”做大。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稱,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電信領域是推進電信運營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通過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有助于促進電信業改革轉型升級,有助于激發電信市場競爭活力,有助于進一步繁榮信息通信市場。向民間資本開放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就是其中最核心的一項,長期來看,該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必將進一步激發移動通信市場的競爭活力和創新活力,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服務。
而在開放的寬帶接入時,工信部稱,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將有力拉動民間投資,擴大信息消費,進一步繁榮信息通信市場,促進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寬帶業務服務水平提升,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服務。
這意味著開放電信市場已經從激發電信市場活力提升到拉動民間投資,擴大信息消費的高度,也就是說電信市場改革將勢不可擋。
逐步改善的市場環境
雖然電信市場離真正開放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但這一過程中,民資的挑戰仍然存在,電信行業屬于典型的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這必然導致其市場進入資金門檻高,技術要求高等問題。但這些問題正一步步地加以改善。
如今年剛剛成立的鐵塔公司便可在未來提供電信行業所需要的各種基礎設施、通訊網絡、衛星基站以及對這些設施進行定期更新與維護,以實際運行成本價格加成一定的合理利潤(此價格的確定需要嚴格的論證以及聽證) 出租給各電信經營公司,解決高昂的固定成本投資。
而技術,服務等人員問題則可以通過引進人才方式解決,由于近年來電信運營商營收增長放緩,相關人員的工資增長也收到影響,眾多人員開始尋找出路。此前,虛擬運營商招聘時出現的運營商人員離職潮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技術不成問題。
此外,由于國家越來越重視民資對于信息消費的作用,相信有關民資進入電信業的相關政策將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