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醞釀近一年,被視為反擊微信等OTT業務“大招”的中國移動“融合通信”產品終于要出爐了。中國移動日前發布基于融合通信(RCS)的“三新·和”手機,將通信底層的通話、消息、聯系人與高清網絡通話、社交、O2O(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用戶不必安裝任何APP,也不用改變使用習慣,將手機號碼作為惟一的ID,就能實現各種語音、數據、互聯網應用的無縫融合。
無需另裝微信類APP
所謂“三新·和”手機,就是將原有手機內“通話”“消息”“通訊錄”三個基礎通信入口,升級為“新通話”“新消息”“新聯系”,將話音和短信服務與數據網絡互相融合。
在這種手機上,原來的通話、短信和通訊錄功能按鈕將被取代,這些核心功能直接植入手機核心芯片中。用戶不需要另外安裝任何APP就能直接使用,傳統語音和短信業務全部通過流量走和計費,即使在3G、4G網絡下,用戶都可以享受到比以前更加便宜的新式流量通話,在Wi-Fi環境中幾乎等于免費通話。
不僅如此,“新短信”還可以給任意號碼發送圖片、視頻和語音留言,社交自由度比微信更大。這是其與微信、來往等互聯網企業的OTT產品的重要區別。
也就是說,用戶不需要改變使用習慣,不需要下載安裝應用,就能夠以手機號碼為惟一的ID,實現各種語音、數據、互聯網應用的無縫融合。計費模式也將從條數、分鐘計費徹底轉變到以流量計費。
據透露,“三新·和”手機將于2015年年中正式上市,2015年實現全面商用,中國移動將啟動一套全新的流量計費體系。預計到明年一季度,三星、華為、酷派、中興、聯想等主流終端廠商都會推出采用融合通信技術的智能手機新品。
將引發“社交圈大戰”
微信OTT業務推出之初,曾被業界認為是傳統運營商的“掘墓人”,融合通信作為運營商“反擊”的殺手锏被寄予了厚望。然而,僅微信用戶就有5億人,融合通信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業內分析人士說,融合通信進入個人用戶市場,標志著中國通信運營從語音階段徹底過渡到了流量階段,未來通信市場將是流量的天下。運營商基礎業務探索網絡社交新模式,可能引發運營商與OTT企業之間新一輪以引流為核心的社交圈用戶“爭奪戰”。
聯通電信或將跟上
在中國移動“融合通信”之前,中國電信已聯合互聯網企業網易公司推出了“易信”客戶端,以期對抗微信的一家獨大,但進展并不盡如人意。此番,中國移動率先利用融合通信對底層功能改造,不少人士對運營商的管理體制及產品的網間壁壘問題提出了擔憂。
通信專家項立剛預測,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跟進融合通信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為融合通信是避免淪為管道、轉向流量經營的重要內容,對三大運營商都是有利的。不過,三大運營商在共同推進的過程中還要處理好利益分配協同合作的關系。
電信運營商的融合通信產品,無疑將與微信等OTT業務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重合,能否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這主要取決于產品的用戶體驗、功能創新、使用方便,贏得用戶的認可,即使在微信獨大的市場上也仍有較大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