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申請辦理獨生子女光榮證時,著實體驗了一回辦事難——不僅要準備結婚證、出生證、準生證、戶口本、身份證、婚育證明、申請表等一大堆材料,還要蓋包括夫妻雙方單位、社區、街道辦在內的8個公章,前前后后跑了好幾天。
記者大倒苦水,辦事人員顯得十分無奈。計生員告訴記者,像是否頭胎、有無領養等問題,原本不需要這么多材料和公章來證明,查一下公安戶籍信息就能清楚。但是,由于信息不共享,計生部門無法進入公安戶籍系統進行查詢。
無獨有偶,記者一位同事前不久在辦理商品房貸款商轉公過程中也遇到類似問題。明明從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就可以查閱個人的信用情況,但由于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無法查閱,只能讓申請人自己跑到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打印征信報告。
像這樣因為數據不共享造成來回跑腿的情況,在其他領域也同樣存在,群眾對此怨言頗多。一位市民告訴記者,為解決群眾辦事難,中央已經減掉了很多“奇葩證明”,但仍有不少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實行多級管理,一些證明因為數據不共享而無法減掉,希望政府在這方面更有作為。
這些現實問題給正在推行的簡政放權提出了新要求,就是要加快大數據庫建設,推進各部門信息數據互聯共享。這既是辦事群眾和辦事部門的現實需求,也是持續推進簡政放權的技術支撐。期待各部門和單位打破利益固化,盡快互通有無,讓不必要的證明越來越少,群眾辦事更加方便、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