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 數據就是生產力,數據創業將會全面爆發
■ 由于沒有共享和挖掘,大量部門數據一直在“沉睡”
■ 政府應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破數據割據與封鎖
■ 大數據應用應建立在保護個人隱私權利基礎之上
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提出要通過促進大數據發展,提升創業創新活力和社會治理水平。在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大數據被定義為“基礎性戰略資源”。促進大數據發展,有利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優勢。《綱要》強調,使開放的大數據成為促進創業創新的新動力。讓各類主體公平分享大數據帶來的技術、制度和創新紅利。
1.產業 開放:數據創業全面爆發
案例:
在日前舉行的“云上貴州”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總決賽上,涌現了很多實用的大數據應用。其中,獲得一等獎的“東方祥云”項目設想為全國15萬座水電站、水庫提供免費來水預報,幫助合理調度用水,據估算可為這些單位信息化改革節省90%的成本。
《綱要》提出,使開放的大數據成為促進創業創新的新動力。對此,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這將極大地推動數據經濟的發展。他認為,在數據處理技術時代,數據就是生產力。“數據創業會在明年全面爆發,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到為政府、企業提供數據服務、數據能力、數據交易、數據撮合中來。”
百度、阿里淘寶和支付寶、騰訊QQ和微信、銀行業、移動運營商、公交卡、各種手機App……在各行各業,許多有價值的大數據潛力正待挖掘。今年5月,成立僅一個月的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推出的《201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這個市場去年規模的10倍,由2014年的767億元擴大至8228.81億元。
“中國的大數據時代才剛剛開始,各路群雄創新商業模式、搶占戰略高地。傳統產業中藏有海量的寶貴數據,只是沒有利用起來。”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韓亦舜說。
大數據的“新玩法”可謂超乎想象,但大數據的利用價值遠不止如此。以中國公路物流行業為例,其市場價值已達億萬元級,而90%以上運力為個體車主,空駛率達30%以上,大數據應用可以充分利用物流資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表示,硬件、軟件和服務三者之和,也僅僅是狹義的大數據產業,廣義的大數據產業的范圍和規模都更大。通過大數據挖掘的服務,大數據可以利用在各行各業,提高生產效率,支撐節能降耗,促進經濟發展,因此廣義的大數據產業的產值,更多地體現在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建筑等產業中。事實上,大數據分析在社會福利和民生服務上的效益很顯著,并不是簡單地用GDP可以衡量的。這是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寶貴機會。
“大數據加速了信息技術向傳統產業滲透,成為新產業革命的重要引擎。”鄔賀銓表示。
2.政府 共享:消除信息孤島
案例:
8月17日,河北省承德市政府與神州數碼簽署市民融合服務平臺及企業融合服務平臺戰略合作協議。至此,神州數碼與近40個城市簽署智慧城市戰略合作協議,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解決方案,成為中國市場領先的“智慧城市專家”。
事實上,在我國,各級政府的交通、醫療、就業、市政、民政等各個部門都擁有大量的統計數據,但由于沒有共享機制和價值挖掘,這些數據一直在“沉睡”。“已有的數據首先要使用起來,發現閑置的價值;那些原本沒有,但事實證明對自己有用的數據要趕緊采集、挖掘新價值。”韓亦舜說。
此次《綱要》提出,要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加快整合各類政府信息平臺,避免重復建設和數據“打架”,增強政府公信力,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先推動交通、醫療、就業、社保等民生領域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在城市建設、社會救助、質量安全、社區服務等方面開展大數據應用示范,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指出,此次通過的《綱要》強調消除信息孤島,實際上就是要求將分散在各個部門的政府服務及公共服務進行統一,這些服務和大數據將來都有助于大數據領域企業的發展。郭為分析說,此舉還會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來明顯的推動力。在政府數據開放的要求和規則下,大數據領域的企業可以通過城市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匯集城市的各類基礎性數據,通過平臺實現數據共享。以此為基礎,廣大年輕人和創業者就可以利用政府開放數據和其他相關開放數據,開發出成千上萬為百姓民生服務的豐富多彩的應用產品,進一步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
“數據既具有一般資產的價值,又具備一般資產不具備的屬性。”韓亦舜說,“一般資產你有了,我就沒有;把我的給了你,我就沒有了。但數據不一樣,把我的數據給了你,我的數據還在,這就決定了大數據時代需要人們的心胸更開闊。大數據時代,1+1產生的價值將會被無限放大,遠遠大于2,數據的疊加會發生化學反應。”
“美國將大數據分析作為國家戰略來推動,政府帶頭進行數據開放。美國聯邦政府建立統一數據開放門戶網站,為社會提供信息服務并鼓勵挖掘與利用。中國很多部門擁有的數據互不溝通,很難共享,導致信息不完整或重復收集等。因此,中國需要有國家層面的大數據戰略、開放數據的措施及法規等。”鄔賀銓說,政府應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破數據割據與封鎖,應注重公開信息,重視數據挖掘。
3.法制 安全:要防止數據被濫用
案例:
2012年2月16日,《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題為《這些公司是如何知道您的秘密的》的報道。文中介紹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位男性顧客怒氣沖沖地來到一家折扣連鎖店向經理投訴,因為該店竟然給他還在讀高中的女兒郵寄嬰兒服裝和孕婦服裝的優惠券。但隨后,這位父親與女兒進一步溝通發現,自己女兒真的已經懷孕了。
這一故事,經常被作為大數據挖掘能力的典型例證。但在專業人士看來,這一案例體現出的并不是大數據的“聰慧”,而是大數據的“傲慢”,個人隱私并沒有得到足夠尊重。
“我今天上淘寶網購物,淘寶有我個人數據,我的行為數據是屬于淘寶還是屬于我?目前國際法律認為這個數據屬于消費者。淘寶可以用,可用于提升用戶體驗,但如果淘寶把該數據賣給第三方就不行。”百分點董事長蘇萌說,但如果淘寶賣出的不是原始數據而是其分析結果,這種第三方分享的形式在美國目前大部分市場上是認可的,如IBM等企業也在利用這些數據為第三方提供服務。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大數據在涉及交換、分析、挖掘時,個人信息是無法直接過濾的。這些個人隱私數據散落在中介、銀行、保險、航空公司等機構間,危險性可能不大。但如果被共享之后,又被系統整合、相互印證的話,消費者的個人基本信息,甚至性格、愛好以及生活軌跡等信息將被他人一覽無余,很多普通人將變成“透明人”。
韓亦舜認為,目前,隱私問題存在著利己主義的悖論。“舉例來講,上??缒暌拱l生的踩踏事件,技術上可以看到人流的變化趨勢,是完全可以預警、預防的,悲劇的發生直接關系著數據倫理問題。數據安全或者保護數據就一定對嗎?這里也有一個倫理問題。”
“在美國,一些公司把‘底層’的詳細個體數據去除掉,這樣能規避掉一些隱私和安全問題。”清華大學蘇州研究院大數據中心副主任趙勇表示,從大數據監管來說,“最適合的是政府”。上海已成立大數據局,這是對數據管理的專業政府機構。最核心的管理是從法制上界定“數據擁有者是誰”“使用者是誰”“使用權限如何定義”“誰是受益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