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撕開信封,取出一天前寫好并放進去的關于中國兩座水庫、美國一座水庫當日8點的水位預測數據,竟然發現一天前的預測和實際數據相差無幾……這是近日出現在“云上貴州”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現場的一幕,是大數據應用于實際生活的典型案例。
在專家們看來,數據的開放和跨界融合,是大數據產業得以發展壯大的關鍵。發展大數據產業,也是推動互聯網+的必然需求。
大數據并不遙遠
收集美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歐洲天氣預報中心的公開數據,加上對各大河流的地貌數據,東方科技董事長李勝利用自己的獨特算法,就可以提前預測全球任何一個水電站是否會遭遇大洪水……這就是“東方祥云”項目的魅力所在,也讓大眾真實感受到大數據的魔力。
在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的決賽中,“東方祥云”項目最終獲得一等獎,從惠及民生的角度來說,這一獎項實至名歸。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匱乏但水害多發的國家,僅2013年全國因洪澇災害死亡的人數就達1148人。2007年7月,貴州平塘發生特大洪水,造成5.7億元直接經濟損失。2012年7月,該縣再次遭遇特大洪水,不但無一人傷亡,直接經濟損失也降到6000萬元。
“原因在于,2010年受災后,平塘縣安裝了我們的山洪災害預警監測平臺,得到洪水預報,及時采取措施。”李勝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全國約有15萬座水電站、水庫,如果使用東方祥云的大數據技術進行來水預報服務,并合理調度用水,可為水庫、水電站節省90%的運維成本。
在這次比賽中,這樣的項目并不少見。比如,大賽獲獎項目“蜂能”,通過智能用電終端和強大的數據運算系統,采集設備用電數據,對其分析并進行節電和需求優化管理,可實現節約用電10%~20%。
“在一些具體的產業,大數據已經應用得非常廣。實際上,大數據挖掘是推動互聯網+的有效方式。”清華大學教授韓亦舜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本次大賽的眾多獲獎項目,就體現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
開放才有價值
在專家們看來,大數據只有開放才有價值,封閉、不流通的數據無法形成產業。
“如果沒有美國氣象局等機構在網絡公開的氣象數據,我們即便有最精確的算法,也無法做到水庫水位的提前預報。氣象數據和地貌、水文數據的跨界與溝通,才能讓我們的計算更加準確。”李勝坦言。
韓亦舜指出,包含豐富的數據源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前提。但是,我國政府、企業和行業信息化系統建設往往缺少統一規劃和科學論證,系統之間缺乏統一的標準,形成了眾多“信息孤島”,而且受行政壟斷和商業利益所限,數據開放程度較低,這給數據利用造成極大障礙,亟須改變。“云上貴州”提出逐步開放數據,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李保芳也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政府數據資源應當在安全前提下逐步有序適當開放。“事實上,政府通過數據開放,改進公眾服務和社會管理,營造創新環境和釋放商業機會,市民、企業和政府都將是開放數據的受益者。”
仍待深度挖掘
貴州省經信委提供的相關報告顯示,2014年貴州大數據信息產業實現規??偭?46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單月規模達到130億元。
韓亦舜認為,未來,人類一切生產、生活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都將囊括在智慧體系的理想服務之下,而智慧的來源便是大數據。
“大數據作為一種資源,其獨特性在于可重復利用,而且可以在不斷的挖掘中繼續產生新的價值。”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大數據專家涂子沛指出,從目前來看,亟須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
“目前,在大數據產業領域,我國與各工業強國基本上處于同一起跑線。只要充分利用大數據產生的力量,未來可以幫助中國產業實現彎道超車。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