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產業會不會被顛覆?互聯網時代,傳統的行業似乎多少都會受到沖擊,當然也包括電影。
“未來,電影公司就是為BAT打工!”去年上海電影節,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的這句話,引起了整個行業的熱烈討論。這個熱度,一直延續到今年。
中國電影業在經歷了10多年的高速發展后,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誕生了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博納影業等一大批上市公司。如今,面對“互聯網+”的到來,電影行業是否會變,怎么變?本次上海電影節期間,娛樂寶和淘寶電影舉辦了兩場論壇,一場數據發布。在大數據的時代,電影人對未來電影產業三大風向越來越清晰。
風向一:
在家和網上看大片
從產業成熟度來說,中國電影產業還遠遠不及北美、日韓等地區,這是差距,但這同時也是機會,意味著中國電影市場大有潛力可挖。
拿杭州來說,目前已進入每月新添一家電影院的節奏,未來,隨著商業綜合體的不斷增加,影院的數目也將更大。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在習慣每逢大片就去影院之外,也開始接受另一種付費觀影方式—“家庭影院”。這個“家庭影院”包括視頻網站、智能電視等,可供消費者在家觀看大片。
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表示:“未來,中國的電影市場不僅是傳統院線票房創造世界第一,更大的蛋糕和更大的未來是在真正的家庭院線和新的基于互聯網屏的院線。未來,光線、博納真正的收入可能不是票房了,而是版權收入了。我想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目前,阿里巴巴正在計劃打造中國版的Netflix Inc.和HBO,將在大約兩個月內通過安裝阿里巴巴操作系統的機頂盒和智能電視推出Tmall Box Office。劉春寧介紹,有些內容將由該公司自己生產,有些則購自海外,欲與騰訊爭奪中國59億美元規模的網絡視頻市場。
而不久前,光線傳媒跟360就被爆出將在在線互聯網院線付費播放領域合作的消息。“去年年底的時候開始我們打算做,這半年的時間里,中國的互聯網電影版權的價格飆升了三倍。”在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看來,這就是“家庭影院”的潛力。
風向二:
大數據時代,還是內容為王
近兩年,大數據越來越成為一個時髦的名詞,那么大數據能為電影行業提供什么?
優酷土豆集團高級副總裁朱輝龍透露了這樣一個細節:在《老男孩猛龍過江》制作之初,優酷曾做了一個大規模的數據調查,發現《老男孩》最多的關鍵詞是“音樂”(149萬次),于是電影被一首接一首的歌曲串聯,最終《小蘋果》這首歌在大街小巷火了。
大數據能捕捉消費者的觀影愛好、習慣,甚至付費方式。拿徐崢即將上映的新片《港囧》來說,大數據可以根據他的《泰囧》,分析出《港囧》的票房,消費群體的性別、地域,甚至是年齡。比如微博數據顯示,《港囧》的關注人群集中在女性觀眾及“85后”、“90后”。
不過,業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互聯網提高了我們的效率,但無論互聯網再怎么變化,好作品、好內容永遠是王道,沒有好的作品,好的制作團隊,‘互聯網+’只是個空架子。”劉春寧說。
博納影業集團總裁于冬也贊成“內容為王”:“所有互聯網,融資、眾籌,粉絲流量的導入,粉絲的營銷平臺的建立,到最后在線的銷售,都離不開內容。所以博納在接下來的動作當中,其實我們要把內容做到專注,做到專業。”
風向三:
“90后”做主,粉絲電影花樣多
由于互聯網的介入,影視行業的產業鏈悄然變化。娛樂寶平臺的大數據顯示,“90后”群體逐漸成為中國娛樂產業的消費主流,TFboys、鹿晗、吳亦凡等新生代偶像的人氣水漲船高,成為“粉絲經濟”的代表。
而以《小時代》、《爸爸的假期》為代表的粉絲電影成為2014年電影行業的一個新現象。報告認為,粉絲電影的本質仍是粉絲為心儀的明星埋單,只是消費明星的渠道和方式產生了變化。粉絲電影未來將成為電影的一個新品類,還將出現粉絲眾籌、粉絲包場、粉絲點映的多種新模式。
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15年5月,娛樂寶共售賣了9期、21個項目,投資金額達到5.3億元,投資的電影票房累計37億元。過去一年里,總共有89.1萬人在淘寶上購買過“小時代”相關產品,主要集中在大家電、女裝、自有閑置物品、箱包皮具、電影演出等品類。
游族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奇表示:“互聯網平臺帶給你的價值,第一個是品牌,第二個是用戶交互,第三個就是衍生品。電影的收入永遠不要只看票房,這三者在美國已經是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