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到底是玩具還是工具?”
這是周六 PingWest 聯合創始人駱軼航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主辦的無人機活動上向 3D Robotics 聯合創始人 Chris Anderson 問的最后一個問題。Chris 的回答是,你覺得無人機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Chris 的回答很巧妙,但在之后和幾位嘉賓的討論中,大疆(DJI)的航空影像(Aerial Imaging)總監 Eric、億航科技聯合創始人熊逸放的討論焦點都在于,如何更好的利用無人機在低空領域的優勢,來做更多的事情——無疑他們都更看好無人機作為工具的價值。
也正是看到了無人機作為工具的廣闊前景,才會有很多人加入無人機創業的大軍。熊逸放也是因為看到無人機的創業趨勢后,才放棄了之前做的社交應用而和朋友一起創立了億航科技。而大疆則是無人機領域的領先者,Chris Anderson 認為大疆真正意義上做到全球化的中國科技公司。
熊逸放表示,目前地面已經非常擁擠,但是在2000米以下的空中則空空蕩蕩,但這片領域也有著巨大的價值。
但是無人機具體能做什么?熊逸放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的答案。他把無人機比作智能手機,一款智能手機能做什么不僅取決于手機,更取決于這款手機上安裝了哪些應用。因此未來無人機也會是一個新的應用平臺,開發者可以為這個平臺創造出各種應用,用戶也可以想出各種有創意的使用方法。
Eric 表示,目前大疆的無人機主要面向專業用戶,這些人往往已經有了明確的目的,需要通過無人機來完成某項任務。大疆現在希望找到無人機操作簡單和功能強大之間的平衡,從而讓更多人可以來使用無人機。
對于企業來說,無人機的操作往往由專業人士完成,他們對無人機的期待在于能真正對企業有切實的幫助。比如農業、建筑行業的公司,他們需要通過無人機對工作場地進行掃描和分析,通過獲取到的數據來指導下一步的工作。這也是目前商用無人機領域比較多的使用場景。
Chris Anderson 也認為,未來無人機的潛力主要在應用層面以及數據分析層面。在應用層面,無人機還需要有更多的感應器,這樣開發者才能創造出更多使用無人機的方法;在數據層面,無人機一小時能采集1TB的數據,這些數據的價值目前還沒有被完全利用起來。
當然,無人機的安全性也是一個問題。目前大部分無人機都具有“自動回家”功能,即在無人機失去信號或者電量過低的時候,會自動飛回到起飛的地點。但是在操作無人機的時候,用戶仍然需要時刻關注無人機的飛行狀態以避免碰到空中的其他物體。不過所有嘉賓都表示,希望未來無人機能夠比人還要聰明,可以自動避開空中物體,從而更大程度的解放操作者。
在將無人機和無人駕駛汽車對比的時候,Chris Anderson 表示,這里面最大的不同是無人機里面是沒有人的,而無人駕駛汽車里有乘客。這就兩款產品的安全性有了不同的要求。
熊逸放則表示,空中非常空曠,不像地面交通那樣容易發生突發狀況。從這個角度來說,無人機要做到安全可靠比無人駕駛汽車會要簡單很多。
現在無人機的發展仍然處在起步階段,對于低空領域的無人機應用仍然有很多可以探尋的空間。對無人機來說,天空都不是他們的極限,而是他們展示自己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