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讓人們記憶猶新。面對地震、洪澇、高溫、暴雨等自然災害,人們豈能坐以待斃?及時有效地采取救災措施至關重要,而這其中獲取的災情數據量是決定救災措施是否有效的關鍵。數據作為信息時代的基礎,其重要作用已經不言而喻。
正如廣東省委黨?,F代化戰略研究所所長段華明日前所言:“我們必須重視大數據,改變傳統的防災減災救災模式,其中包括人們的認知改變、思維改變、工作改變、生活方式改變。”
“當一個重大的非常規突發事件發生時,供這個重大事件分析、判斷、預測的大數據,決定了最終決策的科學性、效率和合理性。當這些數據轉換成知識的時候,將會對預測重大非常規突發事件發揮巨大作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張文生說道。大數據的多源、量大、實時性等特征能幫助政府部門預測災害的發生發展,決定救災的輕重緩急,在防災減災救災中,大數據技術和應用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當海量的數據如潮涌來,如何利用、掌握這些數據,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做出貢獻是亟須解決的問題。張文生認為,如果單純從數據量上把大數據當作海量數據,那就太片面了。大數據是社會發展、技術進步的必然產物,大數據量大且結構復雜、實時性強,處理原理、技術手段在繼承原來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必將有本質的變革,應用模式和影響也與過去不同,這標志著數據作為重要資源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通過對這些紛繁數據的分析,讓數據為我們所用,這是大數據的核心之處。
“大數據能提高災害預報預警的準確度。”段華明稱。四川雅安地震發生4小時后,外界已可以通過各類媒體獲知被大數據篩選出的有價值的航空遙感影像,并據此分析受災情況,制定救援計劃。
在災難面前,防災減災救災形勢刻不容緩,預警信息的時效性極為重要。2011年,美國紐約的人們正是通過“推特”及時了解到周邊地區發生地震,才減輕了損失。
段華明說,“汶川地震在救災初期,由于救災信息不及時、不全面、不準確,出現了救災擁堵、救災物資輸送不進去的情況。大數據驅動災情信息傳播高速化,對合理安排防災減災救災人員、規劃行動十分必要。”海量數據信息在網絡平臺上傳播開來,上下呼應、相互關聯,人們共同協調打通救災擁堵的環節。
信息的公開,讓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傳播開來,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防災救災減災中的一員。“這將有效地推動有限資源高效利用,避免二次損失以及資源的浪費。”段華明說。 除此之外,大數據在災害損失統計的有效性方面作用日益凸顯,可以避免災情信息采集不暢通、重復計算浪費計算能力等現象。
信息爆炸的時代已經來臨。張文生說:“現在面臨的關鍵問題是難以獲取大數據,出現了一種尷尬的現象:看得見大數據,抓不到大數據;抓得到大數據,又無從處理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