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大數據看起來很美 話雖如此,筆者相信醫院的數據隔離墻終有被推倒一時。來自以下幾個變數:
1. HIT 廠商的洗牌
幾年前的一個數據,中國還沒有一個 HIT 廠商的市場占有率超過 5%。隨著產業競爭、收購兼并上市,終會最后剩下幾個大玩家。有些已經從低價競爭,進入到為醫院提供 IT 外包服務的模式;有些在某個區域具有壟斷地位的廠商,會率先和當地政府聯合打破醫院的壁壘,提供面向個人服務的嘗試。
2. 醫院管理者的洗牌
隨著年輕一代醫院 CIO 或院長的上任,對 IT 重視程度必然會提升。尤其是一些新醫院,一開始的網絡設計就支持院外訪問。
3. 數據挖掘的推動
目前,大多數醫院,無法做到數據的永久保存(一般就幾年)。這些經年累月的病患數據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價值。醫院數據的第三方云存儲是必然趨勢,從而為數據的再次利用和流動創造條件。
4. 民營醫院的崛起
真正高端、高質量的民營醫院浪潮正在涌動。他們對患者的服務意識從起始階段就十分重視,天然就不存在“醫院數據圍墻”這一說,而且會成為數據共享的積極參與者。
5. 醫生的流動
多點執業雖然試用兩年效果一般般,但隨著年輕醫生的成長,醫生流動的加劇是必然的。近期協和醫生到深圳辦診所,部分醫生通過網絡積累口碑,從公立進入私立的比比皆是。此時,很多病人會跟著醫生走,進一步促使患者 EMR 信息的共享需求。
6. 商業醫療保險
目前各大商業保險公司,都在努力研究新的健康與醫療保險,結合高端健康管理服務,商業保險也許是撬動醫院的重要支點。
7. 個人的力量
全球“量化自身”運動的熱潮,讓“個人健康云”在醫院外逐步開花。大眾對于其去醫院看完病之后,獲得自己的電子醫療數據的呼聲,亦會逐漸增高。我們看到,部分醫院已經開始實踐給患者提供移動 APP,方便患者從手機取化驗報告等服務的嘗試。另外,隨著一些患者社區或患者組織的壯大,個人群體對于醫院的說話權會進一步增大。
8. 開放開源與 NGO
在產業格局復雜,政府推動緩慢,個人無所適從的當前階段,一些NGO組織推動的醫療健康產業開放聯盟值得關注。結合醫療信息開源的趨勢,這是一股自底向上,與政府自上而下遙相呼應的力量!
醫療大數據,就是這么一個看起來很美,但又似乎遙不可及的貝貝。而其中的“關鍵物種”- 醫院,在各方勢力的努力下,終有開啟數據之門之時。屆時,各類醫療 APP 才能真正落地,為老百姓提供豐富多彩的在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