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搬賬本,不再需要抵押擔保,只要勤勞經營,誠實可信,就有可能得到銀行的貸款。”致力于大數據信用研發的金電聯行(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曉忻一句話道出了大數據信用的魅力。隨著大數據信用的啟動,中國信用信息業的發展正在迅速改變金融和社會管理模式。大數據催生客觀信用體系
所謂的大數據指的是巨量資料中蘊涵的海量數據。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電子化的產業經營管理大規模應用,加速世界進入信息時代,而大數據作為這一時代的標志,正在以全新的思維和模式改變著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
與以往的信用評級不同,大數據信用更多依靠機器對海量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從而產生更加客觀的信用體系。
“看歷史,看現狀,看未來,這是大數據信用的九字真經。”范曉忻如此總結大數據信用的本質。他說,這一信用體系采集千倍于傳統的數據量以電子化監管取代人工監管,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準確性。
近年來,隨著云技術等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大數據信用更是以其創新的理念與技術全面進軍從金融到社會信用管理各個方面。中國平安銀行貿易融資部總經理汪浩說,對銀行而言效率永遠是第一位的,人工操作永遠趕不上機器操作,一個客戶經理維護50戶到60戶,這已經是極限。用IT技術,效率可以翻倍。而如果再用到大數據,一個客戶經理可以管理一千到兩千客戶,效率會極大提高。
開辟中小企業信用貸之路
事實上,大數據信用在我國金融業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應用。據介紹,截至目前,金電聯行已經為200多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總規模超30億元的非抵質押信用融資服務,其中單筆最高信用額度達6800萬元,但未發生過一筆不良貸款。
“目前,金電聯行已經是中國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信貸管理服務提供商,并正在與郵儲銀行、浦發銀行等建立合作,全速進入金融市場。”范曉忻說。
一直以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主要難在其會計信息不充分與不規范、缺乏信用記錄,很難用常規方法評估其還款能力。大數據信用則打破了以財務信息為核心的傳統信用評價思維,通過對企業留存在電子交易系統和政務平臺的客觀信息進行全自動、大批量的客觀信用評價,闖出了中小微企業純信用貸款之路。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姚建聰認為,大數據信用改變了以抵質押和擔保貸款為主的傳統信貸方式,創建一個低成本、大批量、高效能、全風控的純信用貸款管理模式,為金融機構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有望破解“信息迷霧”困局
除金融領域外,大數據信用應用正在全面進軍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據介紹,一年多來,來自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等地區的政府單位與企業開始在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中引入金電聯行的大數據信用,從而推動大數據信用全面而創新性地進入社會管理。
當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面臨信用信息采集難、辨偽難、評價難、跟蹤難等困境。“大數據信用的理念創建了以客觀信用思想理論為指導的信用體系建設方案,將引領我國信用體系建設走出"信用迷霧"的困境。”從事信用研究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田京海說。
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會長侯云春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信用來自于市場又作用于市場,在金融和社會資源配置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大數據信用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上的成績表明,它能夠促進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引導資金服務經濟結構轉型,以新型信用評級服務經濟發展,真正加強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