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是人工智能?我們對人工智能的初步認知,可能來源于Google公司研發的Alpha GO,阿里巴巴人工智能設計“鹿班”等產品。他們共同特質,在于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應,包括機器人、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純AI產品,以及智能汽車、蘋果音響、無人超市等AI與行業結合的衍生產品。
如果我們留意周邊生活,人工智能已經慢慢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無錫交警已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去捕捉闖紅燈等違規行為,還有阿里巴巴推出的無人超市,都是AI技術的落地應用。
高慶一在《奇葩說》中點明了人工智能的價值:“人工智能簡單地說,就是幫助我們人類擺脫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桎梏,能夠讓我們真正干我們自己想干的事情。”
站在人工智能研發的角度,對人工智能抱持樂觀態度,這點毋庸置疑。但社會輿論還夾雜著許多不同的聲音,如《霍金:人工智能會導致人類滅亡》《尤瓦爾·赫拉利:人工智能的高度發展,會剝奪人類的自由和平等》《馬斯克稱人工智能是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比爾·蓋茨:人類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等,聽上去很“標題黨”,但說這些話的人都是各自領域的權威。
人工智能威脅人類生存?這種命題太過宏大,感興趣的可以去翻閱相關書籍。我們現在討論的是跟每個人切身利益相關的議題,就是:人工智能會不會搶了我們的工作?更貼近一點,就是室內設計師會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如果會的話,還要多久?
過去一段時間,房地產蓬勃發展,奠定了家裝行業的繁榮,不少人沖著行業紅利加入了室內設計師的隊伍。有的并沒有經過專業的科班訓練,參加了室內設計師的速成班,學會了CAD、草圖大師等工具,便開始做設計師。入行后,為了提高效率,直接借鑒同戶型的方案,省去了做創意的過程,畢竟創意既燒腦又費時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路徑依賴,以為靠著一門技術,隨著經驗和人脈的積累,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
假如把室內設計當做是一種技術,那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因為人工智能本就是為了擺脫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桎梏所誕生的技術工具,解決的主要也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比如前段時間熱議的3D云設計平臺,算是人工智能在家裝行業的落地應用。用戶可以在線上挑選戶型圖、搭配產品、自動渲染,并且快速生成效果圖和全景VR(虛擬現實技術)方案。激光智能測量、BIM(建筑信息模型)和VR等技術工具的融合,實現了設計的“所見即所得”。
艾瑞咨詢在《中國互聯網家族行業研究報告》中提到,云施工系統和施工機器人的技術尚未成熟。未來技術一旦突破,云施工圖系統、裝配式裝修與施工機器人的整合會搶了不少施工團隊的飯碗。而在家居采購領域,隨著AR(增強現實技術)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用戶可以在屏幕上把線上家具套在現實的家居空間進行互動,這樣就不用擔心家具與家居空間是否匹配的問題。
技術的創新突破,可以賦能家裝行業,也可以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但也意味著部分從業人員的工作將被技術工具替代掉。就像汽車發明后,馬車夫失去了工作;蒸汽機發明后,織布女工失去了工作。人工智能真正成熟后,室內設計師會不會失去工作?答案是會,而且就在不久的將來,但人工智能肯定不是所有室內設計師的“末日”。
之前也提到過,人工智能解決的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但設計的核心并不是技術,而是創意思維過程。設計的營養來源于生活的土壤,來自于對歷史、文化、宗教、習俗等多維度的觀察。設計師的眼界和閱歷,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能給消費者帶來多少情感共鳴和生活體驗。如果說人工智能解決的是效率問題,創意設計解決的是人性問題。
效果圖可以一鍵生成,但人的生活不可能一鍵定制。這就很像信息與知識的關系,人工智能興許可以讓你一下子獲得全人類的信息,但真正有意義的知識是需要大腦經過篩選、判斷、反復使用、融會貫通后生成的。你可以一鍵生成信息,但不可能一鍵生成知識。
打個不怎么精確的比方,就好像人工智能在線搭配產品,跟設計師搭配出來的效果肯定不同。前者好看,但不一定適合你,因為沒有情懷的溫度。
機器的發明,的確替代了不少手工業者的工作,但也有不少手工業者存活了下來,演變成現在的匠人。縱觀歷史,新技術只是加速了社會演化的進程,并沒有成為社會演化本身。
室內設計師的汰舊換新一直都在發生,人工智能的出現只是加速了汰舊換新的進程。至于是被淘汰,還是幸存,跟每個室內設計師自身的定位相關。是站在內容生產的上游、中游還是下游,是站在依賴舊路徑的此岸,還是站在解決新問題的彼岸,這些都決定了未來室內設計師的去向。
面對人工智能這一龐然大物,我們沒必要太過恐慌,但需要警醒。如果你把一切思維活動都委托給人工智能來完成,你不需要認知,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判斷,你會很自在,但也失去了自由。因為你被技術綁定了,一旦離開技術這一“母體”將難以生存。
你要自由,就會失去自在。因為任何事都要自己扛,你得自己觀察和思考,自己去把信息咀嚼、吞咽、消化成知識,一頭扎進生活,承受生活的風華和巨浪,然后把感受碾碎了,擠進設計的墨囊中。自由很痛苦,但卻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