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們對于人工智能所引發的焦慮,主要集中在對就業的影響。現實情況是,沒人知道或能夠預知將來會發生什么,甚至無法對此做出大致判斷。其原因在于,我們永遠無法預見人類的創造力。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企業家和經理人,總是想盡一切辦法迅速提高對新技術的應用能力。
早在1959年,一位名叫亞瑟·薩莫菲爾德的郵局局長曾自信滿滿地預測,信件將很快通過制導導彈進行投遞,當時,導彈還算一項頗為神奇技術。經濟的發展往往意味著信件的激增,因此,郵政人員會想當然地以為所處行業前途一片光明。這一行業也的確興旺了一段時間。盡管與電子郵件、短信和手機網絡相關的技術,當時已然存在或正在開發,但是,薩莫菲爾德所處的時代,人們還是無法預見無紙化郵件的普及。而在人工智能方面,現如今的我們,或許也會像薩莫菲爾德時代的人們那樣,無法預見人工智能的普及。
第二個值得牢記的事實是,人工智能的最終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市場的力量。很多人曾頗為熱誠地討論過,如何引導人工智能將世界變為理想國,但他們往往忽略了市場力量這一點。他們回顧了美國無線電公司總裁大衛·薩諾夫很久以前做過的一個預測,即彩電時代的到來,將使人們能夠在家里欣賞藝術作品。這聽起來妙不可言,但沒人會買臺彩電去品味高雅的藝術品。企業與客戶們會出于各種各樣的目的使用人工智能,其使用程度看似頗為適度,實際上累積效應是無法預見的。
就目前來看,人工智能至少能在一些領域產生頗為有益的影響,甚至能鼓舞人心。比如,在金融領域,未來會由機器人充當抵押貸款放款人,這有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2008年次貸危機中暴露出的一些人工放貸問題。而在投資分析界,人工智能收集海量數據的能力遠遠超過分析師團隊。機器學習技術則正廣泛應用于證券行業,同時,人工智能也拓展到財富管理領域。
在醫療領域,人為醫療的差錯每年數以千萬計,倍感壓力的醫務工作者時常會受到不良情緒困擾。因此,引入人工智能會給臨床醫師提供有效幫助,包括協助他們正確解讀影像圖、皮損、眼底病變等,而對整個醫療機構來說,引入人工智能對病患進行遠程監控,可以減少患者的住院需求。此外,人工智能還在國家安全、住宅建設等方面有所建樹,并將直接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